想象竞合(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想象竞合犯的性质特征
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所谓一个犯罪行为,是指基于一个罪过所实施的行为。至于该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过失行为,是确实故意行为还是概括故意行为,则不影响想象竞合犯的成立。第二,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由于行为本身有多重属性或者行为造成了多个结果,使得一行为在形式上和外观上同时符合刑法规定的数额犯罪的特征。这里所说数罪是指刑法规定的不同罪名。
想象竞合犯如何处罚
对于想象竞合方的处罚一般是按照从一重罪的原则来进行处罚,具体而言即想象竞合犯因为行为人仅有一个行为,只是其行为所侵犯的法益是多个的,因此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只能定一罪。
【法律分析】
想象竞合的规定常见情形(一行为侵犯数法益):1.犯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同时又构成别的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2、犯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同时又构成别的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3、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4、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同时又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罪,应从一重罪处罚;5、抗税行为同时妨害公务或致人伤害的,以抗税罪一罪处罚但如果致人重伤或死亡,则应转化为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6、危险驾驶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7、实施猥亵儿童罪,造成儿童轻伤以上后果,同时符合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是什么意思
想象竞合是指想象的数罪,观念上的竞合,是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但是最终择一重罪处罚的情形。
想象竞合犯的目的在于禁止对一个犯罪行为进行重复处罚,永远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事实来判断的。
例如:行为人用枪支射击的方法故意杀人,子弹击中被害人后又射进某博物馆,损毁了国家级文物。行为人实施的是故意杀人的一个行为,同时危害了两个社会关系,造成故意剥夺他人生命和损毁国家文物两个危害后果。
扩展资料
处罚原则
原则是于犯罪行为所触犯之各罪中,从一重罪处罚,即依照行为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较重的犯罪定罪处刑,而不实行数罪并罚,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立法例。
第一,在确定重罪之前,应对各罪按其情节分别评价,归入各罪中该行为应处的量刑档次,在此基础之上对各罪的法定刑进行比较。
按照主刑重于附加刑,主刑中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顺序确定重刑。附加刑,即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对于量刑幅度,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上限高者或下限高者计。
第二,对于轻罪的附加刑的处理。有学者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提出应该并罚,对犯罪行为的评价应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想象竞合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想象竞合
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别
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想象竞合是行为人的一个不法行为,侵害了两个以上法益,触犯了两个以上罪名法条,适用任何一个法条都不能全面、充分评价该行为的不法内容。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2.判定不同:一个行为触犯的数罪名所在法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容上的重合,如果不存在任何重合,属于想象竞合犯;如果存在某种重合,是法条竞合犯。
3.法条不同:触犯的数罪名所在数法条之中,能否有一个法条完整的评价该犯罪行为。如果不能完整评价,是想象竞合犯;如果能完整评价,是法条竞合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 【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