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咨询(劳动合同 咨询)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劳动局法律咨询电话是多少?
- 2、劳动法律咨询
- 3、12333可以咨询劳动法吗?
- 4、劳动合同法咨询电话号码是多少
- 5、劳动法免费咨询电话
劳动局法律咨询电话是多少?
劳动局法律咨询电话是12333。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法律咨询
1、未续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
2、如果没有为你缴纳社会保险,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3.5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2333可以咨询劳动法吗?
12333是可以咨询劳动法的。
12333属于一个全国性质的公益性劳动保障电话,但是有一点,在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执行过程中,个地方因地方各种因素不同,可以制定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只要大的方向不和这两部法律冲突,就可以按照地方执行。
因此,12333的解释与各地方实际执行还是有出入的。以上就是劳动合同法12333咨询方法问题的回复。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扩展资料:
劳动法的介绍如下: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论法:劳动法从纸上走下来有多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咨询电话号码是多少
可以直接拨打“12333”这个电话号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过《关于继续使用全国性公益服务号码12370与12333的通知》(人社信息函[2009]35号),明确12333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目前“12333智询通”已覆盖了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10大类政策信息。
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等领域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办事指南和投诉举报等公共服务。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 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12333
参考资料来源: 社会保障部官网-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用电话
劳动法免费咨询电话
劳动法免费咨询电话:12333。
12333为社会公众提供劳动保障咨询服务,承担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和网上信访等工作,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和诉求,指导管理区、县(市)12333工作。
劳动法咨询电话12333服务时间:
1. 自动语音服务时间:24小时。
2. 人工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13:00-17:00。
扩展资料:
截至2016年底,12333电话咨询服务已实现地市全覆盖,拥有咨询员4000多人,年接听总量达8000多万个。
收费标准:用户拨打12333只需承担市话通信费用。
服务内容:劳动保障法制工作、就业管理、工资(报酬)与福利、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劳动标准、技能培训与鉴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劳动保障、法规咨询,劳动保障各项事务办理程序和办理机构查询。
查询功能:单位缴费情况查询;人员基本信息查询;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查询;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查询;消费查询;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情况查询等。市民需依据社会保障号码或18位身份证号码对上述内容进行查询。
参考资料:中国人力资源保障部-服务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