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遗嘱遗赠是什么?
遗嘱继承是自然人基于自愿,依法就其死后的财产分割进行指定的一种继承制度。遗赠是公民以遗嘱方式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赠的概念和法律特征是什么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法律特征如下:1、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2、遗赠人只能是自然人,遗赠受领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3、是死后法律行为;4、是一种无偿法律行为;5、不能代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赠予与遗赠的区别?
遗赠与赠与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两者的法律行为性质不同。遗赠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遗赠人在立遗嘱时,不必征求受遗赠人的同意,即可在其遗嘱中作出遗赠的规定。此遗嘱在遗赠人死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并不受受遗赠人接受遗赠与否的影响。而生前赠与则是双方法律行为,是一种合同关系。赠与的成立与否,取决于两方面的意见表示,一方面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还要有受赠人同意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
二、两者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遗赠必须在遗赠人死亡之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而生前赠与只能在赠与人生前发生法律效力。
三、两者生效的条件不完全相同。遗赠只要有遗赠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其他条件符合法律的规定,即可生效。而生前赠与除此之外,还必须以交付赠与物为条件,否则不能生效。
四、两者的方式不同。遗赠必须以遗嘱的方式进行,要符合订立遗嘱的法定条件。而生前赠与则没有严格的方式,可以书面方式也可以口头方式。
五、接受一方负有的义务不同。遗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附带条件,而生前赠与则不附带任何义务。
遗赠是什么
遗赠是公民以遗嘱方式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立遗嘱的公民为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为受遗赠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遗赠与赠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赠与是双方法律行为?
遗赠与赠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两者的法律行为性质不同。二、两者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三、两者生效的条件不完全相同。四、两者的方式不同。遗赠仅须遗赠人单方意思表示就可发生法律效力,不需要受遗赠人的意思合意。赠与行为是必须有被赠与人的同意,双方达成和议。
法律分析
赠与和遗赠的区别:遗赠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不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 赠与是诺成行为,只要当事人达成合意赠与关系就可以成立。达成合意后,赠与方不履行赠与义务的,被赠与方可以要求赠与人履行。遗赠从形式上跟赠与雷同。遗赠是发生在赠与人死亡之后的事,而赠与是生前行为。法理界将遗赠和赠与的区别确定为:1、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而赠与是双方法律行为,合同的一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形成合意。2、遗赠是死因行为,即遗嘱人死后方才生效法律行为,而赠与除附期限、附条件的以外在合同成立时便发生法律效力。3、遗赠是要式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而赠与是不要式行为,口头或书面形式均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第一千一百四十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条 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义务部分遗产的权利。
遗赠的拼音
遗赠的拼音[ wèi zèng ] 、 [ yí zèng ] 。
基本解释
遗赠[wèi zèng]
〈动〉赠送。
遗赠[yí zèng]
法律上指依据遗嘱将其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亡后赠与特定的人,称为遗」。
我教你一个最便捷最可靠的方法:
遗:yi古代有3种读音,wei yi sui
现在汉语只有一种读音就是yi
wei 和sui只有在古文中才会出现,凡是现代用法,都用yi就不会错。
定义
《继承法》第16条第三款规定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赠是遗嘱继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法律含义是:遗赠人采用遗嘱的方式,把自己的财产一部或全部(必要的遗产保留份额除外)无偿地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并于遗赠人死亡后发生执行法律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
受遗赠中的“国家”,泛指国库,具体是指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等。
受遗赠中的“集体”是指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是指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任何公民,可以是外国公民。
种类
生活中,遗赠主要有三种类型:
概括遗赠。即遗赠人将自己全部的财产权利和义务都遗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
特定遗赠。指遗赠人在遗嘱中,特别指定将自己的某项财产赠给某受遗赠人。
附义务或附条件的遗赠,或称附义务的遗赠。是指遗赠人在遗赠中附有某种义务,受遗赠人只有履行了该义务,才能获得受赠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