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对抗善意第三人(不动产登记对抗善意第三人)

2025-10-12 12:02:3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对抗善意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是抗辩权的一种。《民法典》第145条第2款第3句确认,民事法律行为被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这里所谓善意相对人,是指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对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对人。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撤销权利:

所谓有撤销的权利,是指善意相对人可以撤销其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应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并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的行为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导致民事法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应在被代理人追认之前,并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的行为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导致民事法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善意第三人

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意思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一般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一般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能利用合同的相对性来损害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内部约定一般不对善意第三人产生效力。民事法律行为被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善意相对人是指,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对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对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意思是什么?

所谓的对抗第三人,是抗辩权的一种。《担保法》第43条中的对抗第三人是指当两个债权债务关系标的物相同,双方发生争议,都主张享有对该标的物的权利时,有登记的一方就可受法律的保护,优先享有权利。

《担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扩展资料

商品房鉴证与否和能否对抗第三人。

商品房鉴证是为了保护购房人的利益,期房签约以后要求双方持购房合同到房管部门来备案登记。

1、商品房鉴证后,可以对抗第三人购房。如第三人已取得房屋所有权,仍不能最终拥有,原购房人可以要求取得房屋也可申请房产商赔偿。

2、签完合同不鉴证,则不能对抗第三人。如第三人先取得房屋,则原购房人不可以要求取得房屋,只能申请房产商赔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抗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