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遗弃罪判几年)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遗弃罪是什么犯罪
- 2、遗弃罪是怎么定义的
- 3、什么叫遗弃罪
- 4、什么是遗弃罪 遗弃罪怎么认定
- 5、什么是遗弃罪包括什么
- 6、什么是遗弃罪
遗弃罪是什么犯罪
法律分析:遗弃罪属于不作为犯罪,根据构成继续犯的要件分析,遗弃罪犯罪行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所以,遗弃罪是继续犯。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例如,非法拘禁罪,从行为人非法地把他人拘禁起来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恢复他人的人身自由的时候为止,这一非法拘禁的行为处于持续不断的状态。继续犯的特点是不法行为和不法状态同时继续,而不仅仅是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的继续。不法行为继续则不法状态必然继续,但某些犯罪,当不法行为终了以后,不法状态仍然可能继续。例如盗窃罪,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赃物这一状态也可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直到赃物起获为止,这就是单纯的不法状态的继续,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状态犯,它不是不法行为的继续,因此盗窃罪不是继续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罪是怎么定义的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实施拒绝扶养,情节恶劣,从而构成的犯罪。
1、行为主体必须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义务来源不限于亲属法的规定,而应按照刑法总论中所讨论的作为义务来源予以确定。例如,孤儿院、养老院、精神病院、医院的管理人员,对所收留的孤儿、老人、精神病人、患者具有扶养义务。
将他人的未成年子女带往外地乞讨的人,对该未成年人具有扶养义务;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的人,具有扶养义务;如此等等。
2、行为对象是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其中的年老、年幼并无清晰的年龄界限,患病的种类与程度也无确定的标准,都需要联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来理解和认定。行为对象不必与行为主体具有亲属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遗弃罪
什么叫遗弃罪
遗弃罪,通常是之行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履行其抚养义务,并且情节达到恶劣标准的犯罪行为。如父母拒绝抚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子女拒绝赡养已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什么是遗弃罪 遗弃罪怎么认定
遗弃罪的认定条件是:
1、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义务;
2、需要具备抚养的能力;
3、有义务和能力抚养而不抚养导致被抚养人生活困难,情节恶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什么是遗弃罪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
遗弃罪指的是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自诉程序如下:
1、提起自诉。自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自
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还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自诉人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知,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应当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字或者盖章:
2、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自诉状或者口头告知第二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作为告知人。对于已经立案、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自诉人不能提供补充证据的,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但是,当自诉人再次提出证明被告有罪的新证据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什么是遗弃罪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行为人构成遗弃罪,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