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建筑工地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工地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建筑安全施工规范都有哪些?
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方向,建筑行业也是如此。每年都有建筑施工中或施工结束后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建筑安全施工规范。有从管理上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也有技术层面的各种技术类规范,也有生产企业出台的安全管理规定。为了方便了解与学习,我们总结梳理了部分安全规范以供参考。 一、建筑安全施工规范 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3、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4、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03 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79-91 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9、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28-2000 10、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建建[2000]230号) 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4-2008 12、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13、 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83-2009 14、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2006 1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16、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GJ65-89 1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 19、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94 20、 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 GB/T 5972-2009 21、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程 JGJ88-92 22、 柴油打桩机安全操作规程 GBl3749-2003 23、 振动沉拔桩机安全操作规程 GB13750-2004 24、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 25、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l47-2004 J376-2004 26、 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88-2000 27、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T86-2000 28、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 6-2009 29、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180-2009 30、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87-2009 3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CECS 266:2009 32、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JGJ/T 188-2009 33、 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T5416-2009 3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167-2009 35、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CJJ 134-2009 二、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4、 施工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许私自用火,严禁酒后操作。 5、穿拖鞋、高跟鞋、赤脚或赤膊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6、穿硬底鞋不得进行登高作业。 7、 在高空、钢筋、结构上作业时,一定要穿防滑鞋。 8、现场用电,一定要有专人管理,同时设专用配电箱,严禁乱接乱拉,采取用电挂牌制度,尤其杜绝违章作业,防止人身、线路,设备事故的发生。 9、电钻、电锤、电焊机等电动机具用电、配电箱必须要有漏电保护装置和良好的接地保护地线,所有电动机具和线缆必须定期检查,保证绝缘良好,使用电动机具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0、工地施工照明用电,必须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所有电器机具在不使用时,必须随时切断电源,防止烧坏设备。 11、 在用喷灯、电焊机以及必要生火的地方,要填写用火申请登记和设专人看管,随带消防器材等,保证消防措施的落实。施焊时,特别注意检查下方有无易燃物,并做好相应的防护,用完后要检查,确认无火后再离开。 12、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不得上岗,非操作者严禁进入危险区域;特种作业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 13、凡2m以上的高处作业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 14、高处作业材料和工具等物件不得上抛下掷。 15、从事高空作业人员要定期体验。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症、癫痫病以及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6、机械设备、机具使用,必须做到“定人、定机”制度;未经有关人员同意,非操作人员不得使用。 17、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和可靠保护接零,方可启动使用。 18、未经有关人员批准,不得随意拆除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因作业需要拆除的,作业完毕后,必须立即恢复。19、井字架吊篮、料斗不准乘人。 20、酒后不准上班作业。 21、作业前应对相关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2、在高空以及施工现场作业,如配管放配线,设备安装及开通调试中,必须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顺利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操作,造成不应发生的事故。 23、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部委关于工程 消防法 规和有关条款。 24、 经常配齐、保养消防器材,做到会保养、会使用。认真贯彻逐级消防责任制,做好消防工作。 25、现场人工断料,所用工具必须牢固,掌錾子和打锤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锤区域内的人和物体。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或朝向无人区。 26、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27、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28、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m以上,应搭设工作台。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29、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 30、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应搭设外架或安全网。绑扎时挂好安全带。 31、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1m以下始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32、吊运短钢筋应使用吊笼,吊运超长钢筋应加横担,捆绑钢筋应使用钢丝绳千斤头,双条绑扎,禁止用单条千斤头或绳索绑吊。 33、吊运在楼层搬运、绑扎钢筋,应注意不要靠近和碰撞电线。并注意与裸露电线的安全距离(1kv以下≥4m,1-10kv≥6m)。 34、夜间施工灯光要充足,不准把灯具挂在竖起的钢筋上或其他金属构件上,导线应架空。 建筑施工安全不容轻视,本文梳理了35个 建筑安全施工规范 ,也给出了34条注意事项。作为施工方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各类安全规范,最大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施工者以及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也应了解建筑安全施工相关注意事项。
建筑工地安全注意事项
工地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工地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工地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建筑工地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一)安全执法和守法
安全法规是安全管理的标准和依据。施工项目必须学习国家行业和地区安全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贯彻上述法规的措施,以及符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安全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作为施工项目对安全生产进行经常的、动态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标准和依据。项目的管理人员及操作应该按照安全法规的规定去做,把安全法规落到实处,变为行动并产生效果。
(二)建立安全组织体系及相应的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必须有组织保证,因此必须建立各级安全组织机构,设置专职安全管理部门,配备安全人员,制定建立建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和安全作业顺利地开展。
(三)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思想,知识、技能三个方面的教育,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包括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包括每年的学时安全培训及安全基本知识教育,施工生产工艺方法等。
安全技能教育包括各专业的特点、安全操作、安全防护的基本技术知识并且熟习本工种、岗位安全技能知识、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且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安全,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措施。
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确保其实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生产中不安全因素进行防护,包括思想重视和措施得当,防范于未然,才能变有害作业为安全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四)开展安全防护和安全生产的研究
安全防护是劳动保护,劳动保护包括劳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技术。安全管理是一门学科,必须进行大量的研究,寻找危险源,确定分析重大危险源因素,制定对策,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也就是说项目生产过程发现有损职工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开发劳动保护和事故预防的途径防止突发性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措施。使安全生产科学化,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五)安全检查和考核
安全检查的目的,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施工中不安全的因素,采取对策保障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是对安全措施的实验情况,安全生产防护中的薄弱环节,安全纪律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人劳动安全条件等进行检查。其目的的发现问题加以改进,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检查与考核评比相结合,有利于安全问题的整改和先进经验的推广。
如何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导语: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施工建设。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关注,相关主管部门对安全施工也高度重视。
如何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一、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
1. 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对于目前在城市施工的超高层的建筑、特殊形体的建筑,其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2. 建筑工程的流水作业环境使得安全管理更富于变化
与其他工业不同,建筑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变化大,为适应施工现场环境变化,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具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系统而持续地整合内外资源以对付环境变化和安全隐患挑战的一种能力。
3.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
建筑施工的高能耗、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劳动对象规模大且高空作业多,以及工人经常露天作业,受天气、温度影响大,这些都是工人经常面对的不利工作环境和负荷。同时,高温和严寒使得工人体力和注意力下降,雨雪天气还会导致工作面湿滑,夜间照明不够,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4. 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
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而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难以形成详细的统一管理标准。
二、构建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1. 思想保证体系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常言道:思想是人体的灵魂,思想决定行为。人们做事,也总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总指导方针,也正是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可能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相对于其他行业,建筑施工更是因其施工周期长,涉及面广,交叉作业多,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大,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不稳定等特点,而存在更多的事故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更要时刻以安全为第一原则,预防为主要方针,齐抓共举,综合治理,警钟长鸣,从思想源头上提高大家安全作业意识。
管生产的同时,更要管好安全。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与质量的包涵、安全与速度互保、安全与效益兼顾之间的关系。不能仅顾眼前利益,忽视安全生产;也不能只顾安全,而忽视生产。
2. 组织保证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或项目安全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是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由其领导的工作小组、各相关部(科、室、处)、项目经理部及其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实施决策职能,工作小组根据领导的决策要求组织实施,要素的主管部门对项目经理部实施指导、服务、监督职能,项目经理部通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来具体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和要求,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
3. 技术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各式各样。技术保证体系就是要对施工要求与安排、技术设计和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保证体系。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要求,单位工程安全技术资料管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活动、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工作事故处理和安全标志等十项内容。通
过对安全技术资料的整理、分析、评价,并组织实施,进行信息反馈,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 信息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生产中的信息较多,包括文件信息、信息、安全施工状况信息、事故信息等。安全施工的信息保证体系由信息纲目的编制,安全施工状况和事故的报告和统计,信息的分析、理等工作组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渗透到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网络是当前安全管理科学中最显著的特点,安全生产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控制系统是现代安全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建设。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国外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都已普遍建立起以网络及其集成系统构成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也为我们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借鉴方向。
做好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建设,势必可以预防和控制施工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