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分公司)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大中小型企业划分
- 2、企业大中小型划分标准
- 3、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 4、大中小型企业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
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等。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
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等等
划分中小微企业的注意事项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区别如下所述:
一、概念不同
1、中小企业的概述: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2、小微企业的概述: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
作用不同
1、中小企业的作用:中小型企业在满足顾客对某些产品的少量需求或特殊需求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小型企业对于劳动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像大型企业那样严格,因此能吸收大量劳动力;竞争的压力促使中小型企业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占领各种市场缝隙,从而使不少中小型企业成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来源。
2、小微企业的作用:小微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根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以及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来决定的。中小企业根据以上标准划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在我国,除了大型企业之外,市场上存在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它们在经济市场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法律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企业大中小型划分标准
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不同行业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标准: 1.就业人数。不同行业的就业人数标准不完全一样,有的是20人,有的是10人,有的是30人多一点。 2.营业收入。这是很重要的标准,营业收入有100万、200万、300万、500万、1000万,行业不一样,标准是不一样的。主要是按照这样一些标准划分的。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法律分析:中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是国家统计局在2017年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的通知。根据相关通知,要认定企业是中型企业还是小型或者是微型企业,需要根据该企业自身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因素来进行确定。具体来说,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对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没有超过三百万元、同时企业内的从业人数尚未超过三百人、资产总额在五千万元以下的企业,属于小型微利企业。而微型工业企业主要是指,企业内的从业人员在二十人以下,年度的营业收入在三百万元以下的企业。
法律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第四条 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见附表。
第五条 企业划分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统计年报每年确定一次,定报统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大中小型企业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区分大中小企业其实也没有界定的标准,因为有的人会从公司规模,销售额去评定;有的人会从公司的发展趋势去评定;有的人会从公司整个信息化状态去评定等等。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扩展资料
2021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如下: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各行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为:
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3、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统计上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2011)300号是在统计工作上划分大中小微企业的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用来规范中小企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