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钱(网络上被骗了钱怎么办)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被诈骗钱可以追回吗
可以追回,但是概率较低。
被诈骗的钱可以追回,需要通过司法途径来追回被骗的钱财的,需要由司法机关调查取证,并对有关财产的流向进行控制公安机关也需要及时通过冻结财产、查封扣押的方式来追缴财产,但如果没有可执行的财产,则是无法追回的。
1.诈骗立案了钱是否能够追回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
2.建议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相关信息,一般可以争取早日追回财产。
不一定,但报警了能提高追回来的可能性。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或者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可以。
第一、犯罪嫌疑人被抓时,如果在他身上扣押到赃款的话,这些现金肯定会发还给你的。
第二、犯罪嫌疑人如果用了赃款来购买财物,则要等到法院判决之后才归还。
第三、犯罪嫌疑人将钱存银行,公安机关需要对嫌疑人的银行帐号冻结,然后由法院来判决。
第四、犯罪嫌疑人如果将钱用完了,或公安机关追不回赃款,那你只能向法院提请附带民事诉讼,向犯罪嫌疑人索赔。
被骗钱了,首先要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可根据具体案情确定立案后通过侦查手段进行破案,可以追回被骗的赃款。
1、遭遇网络诈骗,要先报警处理;
(1)如果遭受诈骗的金额已经达到了立案金额,公安机关会及时立案;
(2)如果诈骗的金额没有达到立案金额,报警之后,公安机关会登记备案,若有其他受害人,公安机关就会根据案件情况、涉案金额、涉案范围等予以立案侦查。
拓展资料:
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被骗钱了怎么办啊?
1、保留被骗证据。如:通信、聊天记录,转账、汇款记录等。一般个人被骗金额超过2000元及以上,报警才给予立案。若低于2000元则按盗窃处理,做相应报案记录。但不管被骗金额多少,都应该去附近派出所报案并提交证据。
2、到派局所报案,提供有效证据。如果受害人数、涉及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公安机关就会立案调查。受害者千万不要自认倒霉,而是要带上证据去派出所做报案记录,不给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机会。
3、被骗金额较少,如几百、几十块钱的,也不愿意去派局所报案。可以在相关网站上进行举报。举报次数达到一定后,相关部门就会立案调查,举报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详细填写举报信息。
4、报案后需要等待结果,这个过程十分漫长,有的甚至没有结果。想追回自己被骗财物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被骗金额较少、受害人单一的,线索会比较少。
5、放平心态,不沉溺于被骗财物的悲伤情绪,提高警惕意识。
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被骗钱了怎么办?
如果感觉自己被诈骗金钱了处理方式如下:
1、到公安局及时报警,如有聊天记录的应当保留,当作诈骗的证据。
2、诈骗金额比较大的,建议立案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诈骗罪量刑标准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被骗钱了怎么办
如今各种诈骗手段横出不穷,被骗钱首先应该报警。
受害者可以直接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并尽量地提供能证明诈骗成立的证据,如双方的网络聊天记录、受害者汇款的证据及有关对方的线索等,以便公安机关能及时调查处理。公安机关应按照管辖范围追查,认为有刑事犯罪并符合立案的条件,应予以立案。
诈骗罪立案标准是: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被诈骗的钱还能否要回来,取决于案件能否侦破及抓获犯罪嫌疑人赃款赃物是否被挥霍。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