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的法律(僧人法律考试简报)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诽谤受持法华经的僧人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 2、问寺庙里的僧人可以结婚吗?国家法律和宗教条规是否规定僧人不能结婚生...
- 3、中国宗教法规定僧人不能拥有财产,是吗?
- 4、隋唐时期,朝廷制定了哪些管理僧众的法规?
诽谤受持法华经的僧人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1、若有所学很快又会忘记,如果修习医道,依照药方治病,却更增加其他的疾患,甚至导致死亡,如果自己有病,没有人为其治疗,假使吃下良药,反而会使病情加重。若他人犯有逆乱、抄家、抢劫、盗窃等罪,也会意外地殃及其身。
2、所谓忏悔,最重要的一层意思就是“后不再造”。过去诽谤了,从今以后,偏赞大乘,受持读诵《法华经》,为人演说《法华经》。
3、普贤菩萨对佛说,世尊,在佛法后五百年的五浊恶世中,如果有人受持法华经,我会守护他,灭除一切的衰坏患难,让他能得安隐,有想害他的,也找不到机会。
4、一般人不能受持法华经,没有这样的说法。什么人都能可以受持法华经。修习佛法能有机会修习法华经的人是非常少的。法华经是很难遇到的。有的人即便遇到法华经,也未必会修习法华经。这是事实。
问寺庙里的僧人可以结婚吗?国家法律和宗教条规是否规定僧人不能结婚生...
和尚也是能娶媳妇生孩子的。佛教有三支宗派是允许僧人结婚生子、喝酒吃肉的,一支是密宗,一支是禅宗,一支是净土宗。
中国和尚不可以结婚,必须还俗才可以,和尚结婚违反了佛门戒律。在我国古代大约明清时期,确实有过明文规定禁止和尚结婚娶妻,如果发现和尚娶妻的话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和尚是出家的,在我们中国,是不可以结婚的。佛教的“香火”,不是结婚延续佛的香火,而是出家众,在家众许下宏誓延续“佛法”。佛教和道教的创始人开创各自教法的本意不在于“延续香火”。
中国宗教法规定僧人不能拥有财产,是吗?
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和监督,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宗教事务条例》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佛教规定,出家之后,僧人的一切财产,都归寺院所有。僧人没有任何私人财产(出家前的财产除外,寺院发给的单银零花钱除外)。.僧人接受供养,钱财要上交寺院。如果寺院允许才可以保管钱财。
你的观点有点绝对。事实上,除了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或保护单位的寺院外,一般寺院的恢复,多由当地或全国甚至海外华人善信的布施捐助而建成。
只要他还是中国人就要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归国家 宗教事务管理局也没有这个权力,除非他提供证据说明,该和尚自愿把钱捐赠给市庙 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我国是大陆法系,是成文法国家,法无明文规定不违法。
寺院在法律上属于宗教团体,不属于民事主体,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其收入归团体内所有成员共有,财产由团体内成员自行管理。国家提倡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国家有宗教局指导相关工作。寺院的所有行为在法律上都会追究到个人本身。
隋唐时期,朝廷制定了哪些管理僧众的法规?
1、唐令是典章制度的规定,它与秦汉时令往往与律相混不同,然而违令必至于法,要受到刑律的制裁,二者相互为用。“格”是将皇帝诏敕整理为具有永久法律效力的法规,可补充或修订律、令、式。“式”是政府机关的实施细则。
2、北周一朝曾对僧官制度进行改革,改僧统为三藏,同时缩小僧官的职权,三藏只管僧尼的教化,此外的僧籍管理、度僧造寺、寺院经济等佛教管理权转由司寂上士、中士、典命等俗官执掌。
3、元和十四年(819),宪宗遣中使率僧众自凤翔法门寺迎佛骨至京师,“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然香臂顶供养者”。掀起了崇佛狂热,充分表现了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
4、百度知道提示信息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5、至十六国时,后秦出家者十室而半,姚兴(394~416年在位)当政时已有管理僧众修持及寺院经济的知事僧,称为“悦众”,即维那。维那一职之设,还见于吐鲁番出土的北凉佛祠文书。
6、僧伽制度 出家僧众遵行的戒律,汉地相传有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