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假(晚婚晚育假取消了吗)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晚婚晚育产假规定2022
- 2、晚婚假期是多少天
- 3、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
- 4、晚婚晚育有多少假期?
- 5、晚婚晚育假期是多少天
晚婚晚育产假规定2022
一、国家规定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
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晚婚晚育假的规定,各个地区也相继取消了晚婚晚育相关规定,国家对产假具体的规定见下文: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二、各地区产假多少天
1、广东产假多少天
广东新计生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80天,合计178天。
2、安徽产假多少天
安徽新计生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以下奖励:
(一)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
(二)男方享受十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二十天。
职工在前款规定的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合计158天。
3、北京产假多少天
北京新计生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30天,合计128天。但经有关单位同意,可以再增加1--3个月的假期。那么北京产假是128天到7个月。
4、上海产假多少天
上海新计生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三十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30天,合计128天。
5、四川产假多少天
四川新计生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 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合计158天。
晚婚假期是多少天
晚婚假期法定是三天时间。之前我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过快,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妇,可以在法定三天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天数,晚婚奖励的原则是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上述对象,女方没有达到晚婚年龄,不能享受晚婚奖励,男方已经超过晚婚年龄,可以享受晚婚奖励。 双方达到双方享受,增加的婚假工资、奖金照发,晚育假期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享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但其奖金额不得少于同时期同类人员的平均奖,并且不影响到其他奖金,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等。而且女方增加晚育假15天,男方可以享受3天假期,。但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晚婚晚育假的规定,各个地区也相继取消了晚婚晚育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7、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
已婚妇女年满24周岁初育的为晚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女职工产假应不少于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符合晚育条件,除基本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女职工增加一个月产假。正常产假90天+晚育奖励产假30天+难产假15天,一般生一个小孩的且是晚育和难产的,也就是135天了。
我国规定剖腹产产假155天。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少于90天产假。
90天又分:产前假15天和产假75天两部分 。
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休假,难产增加产假15天;
多胞胎生育每多生育婴儿增加产假15天。_
实行晚育者(24周岁生育第胎)增加产假15天;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生育胎生多胞胎属于独生子女)增加产假35天。
剖腹产产假:90天+30天(晚育)+35天(办理独生子女证)=155天。
晚婚晚育有多少假期?
晚婚晚育有多少假期?
你们知不知道晚婚晚育有多少假期吗?晚婚是女生24周岁以上属于晚婚,也是在这个年龄段才有孩子也属于晚育,那么晚婚晚育有多少假期呢?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一下晚婚晚育有多少假期吧。
晚婚晚育有多少假期?1
1、男女双方按法定婚龄各推迟三周岁以上初次结婚为晚婚。即男女双方系初婚,男方在25周岁以上、女方在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晚婚增加婚假12天。
实行晚婚的夫妻凭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到双方单位或有单位一方计生办申请,计生办审核后出具晚婚假证明,享受增加婚假12天的奖励(增加的婚假视为出勤)。
2、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或者实行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晚育增加产假30天。
实行晚育的夫妻凭《结婚证》、一孩《生育证》、《婴儿出生证》到女方所在单位计生办申请,计生办审核后出具晚育假证明,享受增加产假三十天的奖励(增加的产假视为出勤)。
3、产假期间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产妇增加产假30天,丈夫休护理假15天。增加的产假和护理假视为出勤。
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男女双方分别向所在单位计生办申请,计生办审核后分别出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增加产假或护理假证明,享受增加产假三十天、护理假十五天的奖励(增加的产假视为出勤)。
晚婚晚育有多少假期?2
一、晚育可享受的假期:
1、产假: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2、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些企业将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3、产前假: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4、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合并使用。
5、保胎假: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
二、可以享受的法定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根据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可享受晚婚假10-30天不等(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的请假时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含双休日的时间。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晚婚晚育假期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
晚婚晚育假天数是由地方计生条例规定的,各地的时间并不统一。国家法定婚假为3天,产假为98天,各地方因政策差异可能高于国家规定,但不得低于国家的规定。我国目前已经取消晚婚晚育假,及其独生子女奖励政策,制定了延长生育假、配偶陪产假奖励等具体的政策措施。具体的政策措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来做出具体规定。因此,现在不存在晚婚晚育假期的说法。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夫妇,可享受3天婚假,即便是晚婚也只有3天婚假。只要符合政策内生育的,不论早晚生育,都可享受当地最新规定的产假及陪产假待遇。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五条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3天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