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工资法律规定(疫情期间工资法律规定最新)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人社部关于疫情期间工资规定
1、法律分析:疫情期间辞职也有工资,如果是员工与单位协商一致离职,单位需要支付员工工作期间的工资。
2、对在春节假期延长假期间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指导企业应先安排补休,对不能安排补休的,依法支付 加班工资 。
3、根据我国当前的一个规定,尚未针对疫情期间工资支付作出条例方面的规定,即不存在疫情期间工资支付条例。
4、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5、疫情期间停工停产工资发放标准是当地最低工资的70%-80%。
6、年1月,人社部明确规定,因疫情原因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今年,上海,辽宁,吉林等六地再度明确隔离期间,治疗期,停工期工资算法。
疫情期间发放工资的法律规定
1、疫情放假期间的工资按照以下规定发放:(1)在隔离治疗期间、医学观察期间:正常支付工资。(2)病假期间:如果新冠肺炎患者解除隔离后,仍需遵医嘱病休的,则按照医疗期的相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
2、如果超过1个月了,如果这期间员工有提供劳动,则工资标准不应该低于当地的最低标准;如果超过1个月了,且职工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话,就应该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数额进行发放。
3、疫情期间上班工资要按劳动法的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发放。
4、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疫情期间工资发放是如何规定的?
职工被隔离观察期间的工资按照职工正常提供劳动的标准发放。职工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的工资标准 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的,通过年休假方式解决,工资标准为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
疫情放假期间的工资按照以下规定发放:(1)在隔离治疗期间、医学观察期间:正常支付工资。(2)病假期间:如果新冠肺炎患者解除隔离后,仍需遵医嘱病休的,则按照医疗期的相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
在疫情期间,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职工在家里完成工作任务,职工在家里工作也是提供劳动,用人单位要按照规定支付职工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疫情期间的工资发放,最起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疫情期间上班工资要按劳动法的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