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参与人(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吗)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诉讼参加人的诉讼地位
- 2、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是什么
- 3、诉讼参与人包括哪些
- 4、诉讼参与人有哪些
诉讼参加人的诉讼地位
刑事诉讼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刑事诉讼是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刑事诉讼的中心内容是解决被追诉者(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因此,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关系密切,学习刑事诉讼法必须对刑法有所了解。
2、刑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负责进行。刑事诉讼活动主要由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负责进行。其中,享有侦查权的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军队的保卫部门、监狱和走私犯罪侦查局。在考试中,一般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侦查权限为考察重点。人民检察院是唯一享有检察权的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权贯穿始终,如对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监督;自侦案件的侦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抗诉;执行监督;等等。人民法院是唯一享有审判权的机关。
3、刑事诉讼必须有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除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外,还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被告和证人、鉴定人、书记员、翻译人员等诉讼参与人。各诉讼参与人(尤其是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诉讼地位及其权利义务关系是刑事诉讼学习的重点。
4、刑事诉讼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这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其它社会活动不同,刑事诉讼活动是刑事诉讼法的产物。只有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活动才具有法律效力。
拓展资料:诉讼地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当事人双方在诉讼中的地位平等,享有相同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诉讼中的当事人都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面一律平等。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是什么
刑事诉讼 参与人 ,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除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工作人员以外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依法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的人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参与人主要包括:当事人、法定 代理 人、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 证人 、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依据诉讼参与人同案件的利害关系不同,可以将诉讼参与人分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两类。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刑事诉讼的人员。包括:被害人、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被害人 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他所以参加到诉讼中来,是因为正当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是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正是由于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特殊身份,刑事诉讼法为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赋予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以当事人地位。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①控告犯罪行为; ②依法申请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审判人员回避; ③参加诉讼; ④委托诉讼代理人; ⑤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 立案侦查 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时,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请求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 立案 ; ⑥对于有 证据 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起诉; 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⑧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 一审 判决、裁定,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自诉人 自诉人,是指在 自诉案件 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人。一般情况下自诉人就是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害人的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自诉人是自诉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在自诉案件中行使控诉职能,其诉讼行为对诉讼进程有决定性作用。因而,自诉人是自诉案件中重要的诉讼主体。法律赋予自诉人在诉讼中以广泛的诉讼权利。 自诉人除享有诉讼参与人的共同的诉讼权利以外,法律还赋予其广泛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①提起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 ②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和翻译人员回避; ③出席法庭审判,参加法庭调查和辨认,申请人民法院调取新的证据, 传唤 证人,申请重新鉴定和勘验; ④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 ⑤请求法院调解或与被告人自行和解; ⑥在审判前撤诉; ⑦阅读或听取审判笔录,有权请求补充或改正; ⑧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时,有权上诉; ⑨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出申请。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是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犯罪,尚未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当事人 被告人 被告人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 公诉 或被自诉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当事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前者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直接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中提起民事诉讼的要求得到赔偿的当事人。后者是因其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而被起诉索赔的当事人。 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依据法律规定对被代理人负有保护责任的人。《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3项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 监护人 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从这一规定看,法定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的利益参加诉讼,他应当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为了便于诉讼,如果有多个法定代理人时,只能由其中的一个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表被代理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但不能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和作证,也不能代替被代理人承担与人身自由相关的义务。法定代理人还依法享有独立的诉讼权利。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人的法定代理有申请回避权和上诉权,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在法定期限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5项的规定,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被代理人有限定性,诉讼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只能在代理权限内从事活动,进行代理活动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诉讼代理可分为三类:刑事自诉案件的代理;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与所代理的被代理人的诉讼权利相同,并以被代理人委托的权限为代理活动范围。 法定代理和诉讼代理作为完备的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两个部分,两种代理有相同之处: (1)两者都是代替被代理人行使一定诉讼权利的人; (2)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只能在法定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诉讼权利,在他们的代理权限内进行诉讼活动; (3)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不同点在于: (1)法定代理人的产生是自然是产生的,没有委托关系,而诉讼代理人的产生是基于委托人的委托事实才产生的; (2)两者的代理权限不同,而且法定代理人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活动; (3)法定代理关系不能解除,而诉讼代理关系被代理人可以随时要求解除。 辩护人 辩护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辩护人参加诉讼是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法院的指定,在刑事诉讼中与控方主张相对立,依事实和法律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辩护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意志开展辩护活动,为了便于更好地执行辩护职能,法律赋予了辩护人较广泛的权利; (1)收集、调查证据; (2)参加法庭审理; (3)辩护; (4)经被告人同意享有上诉等权利。 辩护人不是基于本人利益参加诉讼的,与案件的处理结果也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从这一点来看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有着共同的特征,但两者有较大的区别:产生的根据不同;诉讼地位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诉讼任务不同;权限范围不同;权利内容不同;活动名义不同。 证人 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向司法机关提供自己所了解了的案件情况的诉讼参与人。证人是由案件事实决定的特定的自然人,证人不能更换和代替,也不能任意指定。作证是贫民应尽的法律义务,一切公民只要了解案情并有作证的能力,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证人是在诉讼活动开始前便了解案件情况的人; (2)证人必须是能够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的人; (3)证人是自然人。证人一般应当出庭作证,在法庭上接受 公诉人 、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的询问、质证。证人作证是一种义务,同时也是一种权利,此外,证人还享有查阅询问笔录,要求对笔录中记载有遗漏或差错的部分加以补充、改正,要求补偿作证而受到的经济损失,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受司法机关的保护等诉讼权利。 鉴定人 鉴定人是指接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事实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提出书面鉴定意见的诉讼参与人。鉴定人的鉴定意见是一种独立的证据。鉴定人必须是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鉴定人如有刑事诉讼法第29、29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鉴定人有权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情材料,有权收取鉴定费用和相应的经济补偿,有权要求有关机关提供足够的鉴定材料,如果有具备作出鉴定结论的条件时,有权拒绝进行鉴定。鉴定人同时承担不作虚假鉴定;出庭宣读鉴定结论时,接受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审判人员的发问;对所知案情材料保密等诉讼义务。 翻译人员 翻译人员是指接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在诉讼中进行地语言、文字(包括聋哑手势和盲文)翻译工作的诉讼参与人。翻译人员必须是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有刑事诉讼法第28、2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翻译人员有权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和补偿;有权查阅记载其翻译内容的笔录,如果认为笔当同翻译内容不符,还有权要求修正和补充。翻译人员应如实地进行翻译。 每个公民都有权利的使用权,同时也有被遵守权。自己使用的同时,也要遵守,毕竟都要遵守平衡定律
诉讼参与人包括哪些
1、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2、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3、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和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诉讼参与人有哪些
刑事案件的诉讼参与人有: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民事案件的诉讼参与人有:当事人、共同诉讼人、第三人、诉讼代 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和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的 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权利、义务和同案件事实有无利害关系等方面 存在的差异,诉讼参与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主要诉讼主体与非主要诉讼主体。当事人属于主要诉讼主体,而证人、鉴定人等则属于非主要诉讼主体。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