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罪状的信息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罪状名词解释
- 2、罪状的描述类型有几种
- 3、什么是罪状?
罪状名词解释
根据刑法相关理论,刑法中的罪状是刑法分则的范畴,指的是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情形和犯罪特征的详细的描述,一般表现为对具体犯罪及犯罪的构成要件的描述。罪状可以分为空白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以及简单罪状。
刑法中的罪状是指对犯罪情形的描述,一般表现为对犯罪构成要件的描述。罪状作为犯罪构成的表现形式,体现了犯罪的特征,有助于定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罪状的描述类型有几种
5种:
1、简单罪状,即在刑法分则条文中只简单地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特征。
例如,《刑法》第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故意杀人即是简单罪状。之所以简单描述该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因为该犯罪的特征是人们易于理解和把握的,没有必要在法律条文中作具体描述。简单罪状形式在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只占少数。
2、叙明罪状,即在刑法分则条文中详尽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特征。
例如,《刑法》第163 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在该条文中详尽描述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而且反映出主观方面是故意。这种罪状形式,详述了犯罪的基本情况。
3、空白罪状,即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的特征,而只是指出要参照其他的法律、法规(刑法典外)来确定某一犯罪的基本特征。
例如,《刑法》第332 条规定:“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严重传播危险的,处……”该条规定的是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没有详细描述如何妨害国境卫生检疫,需要参照国境卫生检疫法规的有关规定,确定该罪的基本特征。空白罪状形式,对简化刑法分则条文,沟通刑法与有关法律、法规的关系,有促进作用。
4、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形式,即以空白罪状和叙明罪状同时存在的形式描述具体某种犯罪。修订后的我 国刑法分则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犯罪,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描述犯罪特征的条文占了不少的数目。
例如,《刑法》第230 条规定:“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处……”本条的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属于空白罪状;其他的描述,具有叙明罪状的典型特征,两者并存于该条文之中。
5、引证罪状,即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某种犯罪的特征(刑法典内)。
例如《刑法》第253 条第2 款规定:“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在这里,前款罪是指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时,构成第264 条规定的盗窃罪并从重处罚。
但是,在第253 条第2 款中并未叙明盗窃罪的特征,它需要引用第264 条的罪状来说明。采用引证罪状方式,是为了避免条款间文字上的重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犯罪的罪状
百度百科-罪状
什么是罪状?
我国刑法上的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具体情况的规定和描述。其内容通常为对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说明。罪状是犯罪构成的载体,或者说是犯罪构成的规范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对各罪状的剖析,才能掌握各种犯罪的构成特征,明确如何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由此也就产生了对立法者的严格要求,即应当十分注意对罪状规定的科学性、明确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不少罪状的规定产生不同的理解,众说纷纭,与罪状表述的模糊性有直接关系。刑法理论一般根据罪状的表述方式及繁简程度的不同,将罪状分为以下四种:叙明罪状,简单罪状,空白罪状,引证罪状。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于某种犯罪具体状况的描述。只有符合某种犯罪成立的条件,才能构成某种犯罪。根据刑法分则条文对基本罪状的描述方式,罪状可以概括为四种形式,即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概念和实例1、简单罪状。是指条文只简单的规定罪名或者简单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比如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依照规定。“本条只简单的描述了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特征,属于简单罪状。在我国刑法中,简单罪状占有一定的比例。刑法中之所以采取简单罪状的方式,是因为这些犯罪的特征易于被人理解和把握,因而无需在法律上作具体的描述。简单罪状虽然缺乏对犯罪构成特征的具体描述,但条文简练概括,避免繁琐。2、叙明罪状。是指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比如刑法第21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本条对侵犯著作权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构成作了详细的描述,属于叙明罪状。在我国刑法中,叙明罪状占多数,这是因为叙明罪状对犯罪的特征有详细的描述,有助于对犯罪的认定和统一适用法律。3、引证罪状。是指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比如刑法第124条第1款规定了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罪状和法定刑,其第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第2款即是引用第1款的罪状来说明和确定过失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罪状。又如刑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了虐待罪的罪状和法定刑,其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采用引证罪状是为了避免条款间文字上的重复。4、空白罪状。是指条文没有直接地规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而是指明确定该罪构成需要参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比如刑法第325条第1款规定:“违法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该条款仅指明在确定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构成特征时应当参照文物保护法规的规定,而没有直接、具体描述该罪的特征,因此属于空白罪状。对空白罪状必须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才能够正确的认定该种犯罪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