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泰安保险(泰安保险公司电话)

2025-06-10 10:05:3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泰安市民保怎么样?

山东泰安市民保是由泰安市医疗保障局指导,泰安银保监分局监督,阳光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承保,重点保障住院医疗费和癌症特药,最高保200万,其中住院费用涵盖了经医保等相关报销后个人承担的医保目录内目录外的自负费用和合规费用。

扩展资料;

保险是一个汉语词语,英文是Insurance或insuraunce,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精巧的稳定器”;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商业保险(commercial insurance)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

商业保险的经营要以盈利为目的,而且要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以保障被保险人享受最大程度的经济保障。商业保险的对象可以是人和物(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具体标的有人的生命和身体、财产以及与财产有关的利益、责任、信用等。

社会保险,是指收取保险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用来对其中因年老、疾病、生育、伤残、死亡和失业而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的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017年泰安市工伤保险实施细则

2017年泰安市工伤保险实施细则

2017年泰安市工伤保险实施细则具体有什么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泰安市工伤保险实施细则,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条 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以下简称用人单位)要依照《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暂由市直和各县、市、区分别筹集使用,条件成熟时过渡到全市统筹。

第四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的工伤保险工作。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负责工伤保险具体事务。

第五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做到专款、专户、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工伤医疗费;

(二)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

(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四)生活护理费;

(五)丧葬补助金;

(六)供养亲属抚恤金;

(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八)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费;

(九)职业康复费;

(十)辅助器具费;

(十一)疾病与工伤因果关系鉴定费;

(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

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初次缴费费率,根据用人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登记的经营范围,对照国家公布的《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表》,按行业基准费率确定。

用人单位属一类行业的,按行业基准费率缴费,不实行浮动费率;用人单位属二、三类行业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实行浮动费率,1-3年浮动一次。在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上下各浮动两档:上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20%,上浮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50%,下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80%,下浮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50%。费率浮动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监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 市属(包括市属以上)用人单位实施工伤保险的基准费率,三类行业分别确定为0.5%、1.0%、2.0%。各县、市、区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测算确定各自的行业基准费率。

第八条 工伤保险储备金按当年基金征缴额10%的比例提取,累计结余额不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征缴额的30%。工伤保险储备金的使用由市、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政府批准。储备金一经使用,应及时补足余额。不足支付的,由同级政府垫付。

第九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按照《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其中,用人单位因交通事故、失踪或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伤害及受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其中,不予受理决定中应当载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事实依据,并告知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方式。

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隶属关系分别负责市属(包括市属以上)、区属用人单位的工伤认定工作。各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的工伤认定工作。

第十一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以下鉴定或确认任务:

(一)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

(二)工伤职工是否需要安装辅助器具的确认;

(三)已经评定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是否需要生活护理的确认;

(四)停工留薪期限的确认;

(五)疾病与工伤因果关系的鉴定;

(六)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七)职工因病或非因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能力鉴定事项。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和劳动能力鉴定组织管理工作。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选聘。医疗卫生专家库每年调整一次。

第十二条 工伤职工认为疾病与工伤有因果关系的,应当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一并提出确认申请,同时提交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就近实施抢救的`,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原始病历。

第十三条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应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经办机构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和工伤保险待遇申报表。对符合条件的,经办机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核发待遇。

第十四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无供养亲属的,领取48个月的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有供养亲属的,供养一人者52个月,供养二人者56个月,供养三人及以上者60个月。

第十五条 工伤职工被鉴定为5-6级伤残的,经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由用人单位分别支付本人5级20个月、6级18个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5级35个月、6级30个月的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职工被鉴定为7-10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由用人单位分别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7级16个月,8级14个月,9级12个月,10级10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7级25个月,8级20个月,9级15个月,10级10个月。

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基础上加发50%。

第十六条 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每减少1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20%;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的10%支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在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时或者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应当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核定手续,并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退休和退职后被确诊为职业病的,可以按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第十八条 我市2003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职业病)的职工(包括未及时认定的工伤职工),其工伤保险待遇仍按原规定执行,由原渠道解决;2004年1月1日后发生工伤(职业病)的职工,其工伤保险待遇按《条例》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十九条 《条例》实施后,对于不参加工伤保险和已参加工伤保险不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企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其未参加或未按规定缴费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

泰安保险的评价怎么样

泰安保险网成立于2012年10月,是泰安地区以保险为主办内容的综合性保险网站,网站地址中tabx为“泰安保险”拼音的首个字母组成。泰安保险网致力于泰安保险行业生活信息的聚合和传递,泰安保险网依托互联网之优势,为人们提供最便捷的实用保险信息获取渠道。本站主要介绍保险产品有机动车辆保险、人寿保险、少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企业财产保险等。泰安保险网针对泰安地区各大保险公司的不同保险产品进行专业比对分析,让客户认识、了解保险产品。

1、为各位网友提供有价值的、齐全的泰安保险行业生活信息服务;

2、为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提供有效的网络营销平台。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建议您从平台实力、用户评价、业界口碑等多方面进行核实及甄别。如需咨询平安保险相关业务,可以拨打平安寿险95511-1、平安车险/财产险/意外险95511-5、平安养老险/团体险95511-6咨询。

应答时间:2022-02-1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泰安交养老保险地址在哪交费

泰安交养老保险地址在泰安市岱岳区社保局。

泰安市泰山区的在东岳大街东首,岱银集团西邻,在新泰的话坐车到泰安新汽车站即可,泰安市劳保局位于市政大楼,市内可坐4路15路。

泰安生育保险交多久可以报销及报销比例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人社部《生育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从2012年11月2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生育险待遇将不再限户籍,单位不缴生育险须掏生育费。

泰安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2.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

注:“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是指职工分娩前连续足额缴纳生育险费一年以上的,不足一年的待缴满一年可以正常享受待遇。

泰安生育保险报销材料

生育津贴申领材料

1.生育险待遇申报表(加盖单位公章)

2.《生育备案表》

3.参保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4.《生育手册》或准生证

5.出生医学(或死亡)证明原件(审后退回)、复印件

6.育龄妇女信息表(加盖印章,仅高龄初育妇女提供)

7.统筹费用结算单(联网结算的)

8.住院发票原件、病历复印件及费用总清单(非联网结算的)

男职工须提供配偶无工作的证明信

流(引)产的生育津贴申领材料

提供单位及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信

有效发票

医院B超等检查化验报告单

住院手术记录及诊断材料

注:单位欠费、中断缴费的不予结算生育津贴

泰安生育保险报销流程

(一)备案

参保人员于确诊妊娠12周内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前1周内,填写《泰安市生育保险医疗服务备案表》(以下简称《备案表》),持《门诊病历》、《身份证》、《结婚证》、《生育证》(原件及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到市社会保险服务大厅核定备案,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必须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或计划生育手术。定点医疗机构一经选择,原则上不予变更。未经备案或未经批准变更定点医疗机构的,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医疗费用。

(二)待遇支付

1、医疗费用结算

参保女职工在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持《生育证》、《身份证》、《备案表》等有关资料到本人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和结算。生育女职工产前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出院时同住院费用一并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与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应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与市医疗保险处进行结算。

2、生育津贴申领

参保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引产的,由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人事)代理机构于次月15日前持《泰安市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备案表》、《身份证》、《生育证》、《出生医学证明》、住院病历复印件(须加盖医院公章)、《生育保险统筹结算单》等资料到市社会保险服务大厅申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通过指定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

泰安生育保险多少钱

(一)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和治疗费,实行限额支付。女职工正常生育一例医疗费高于1200元的生育保险基金支付1200元,低于1200元的据实支付;剖宫产生育一例医疗费高于1800元的生育基金支付1800元,低于1800元的据实支付。

(二)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项目实行限额支付,发生医疗费用高于支付限额的,生育保险基金按限额支付,低于的据实支付。生育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医疗费100元;计划内怀孕后不满3个月流产医疗费150元;满3个月不满4个月流产医疗费300元;满4个月及以上流产医疗费600元;绝育及复通手术医疗费600元。

(三)生育津贴,按照生育女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计发。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0天;晚育的增加6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增加15天。女职工妊娠不满2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妊娠2个月以上不满3个月流产的,产假为20天;妊娠3个月以上不满4个月流产的,产假为30天;妊娠4个月以上流产、引产的,产假为42天。

参加生育保险男职工的配偶无工作单位且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人事)代理机构于次月15日前,持单位证明、配偶户籍所在地村(居)委员会证明、《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双方《身份证》、《生育证》、《出生医学证明》、住院病历复印件(须加盖医院公章)、医疗费用原始凭据等有关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到市社会保险服务大厅按生育医疗费限额标准的50%结算。配偶双方不重复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或欠缴生育保险费期间,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