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有些法律违宪(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有没有效的)

2025-06-09 02:06:57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违宪在我国由谁判定,怎样处理违宪行为

法律分析:违反宪法的法律应该启用违宪审查程序,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违宪审查一般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

地方性法规等违反宪法,一般是启用违宪审查程序,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违宪审查一般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违宪责任是指因违反宪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定的不利后果。违宪通常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的某种行为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

公民发现地方性法规违法违宪怎么办

1、违宪审查后如果发现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与宪法相抵触,相关制定部门必须在法定期间对违宪部分做出修改,如若不然,上级相关部门可依法撤销或废除该违宪之法。

2、公民违反国家宪法如何处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侵犯了财产权,涉嫌盗窃罪的话,要负刑事责任。

3、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4、比如说:最上面有1,宪法,2,法律,3,地方性法规,4,条例(也属于地方性),5,文件(国务院文件或地方政府文件),6,大会精神,(一个大会开完以后政策就会有所调整)。

个人能否违宪呢?为什么不能?

公民不能成为违宪主体的另一个原因是公民没有宪法责任能力(既违宪能力)。认定某一行为违宪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基本权利遭到侵害的当事人提供宪法救济,而追究违宪的宪法责任是实现宪法救济的基本途径。

宪法是调整公民与国家间矛盾的法律,是公民制约国家权利的保证书。所以一般来讲,只有国家才有这样的“能力”去违宪。

一般公民个人行为不是违宪审查对象。这是因为,只有担负着法定职责的国家机关(如市政局)、特定公民(如总统)或其他组织,才有违宪的可能性,因此这些主体的违宪行为才是违宪审查的对象。

在中国的宪法框架下,个人构成宪法义务主体,不得侵犯他人宪法权利,似乎都是不言而喻的。

楼下说的都不对。首先,关于违法宪法的主体问题。传统上违反宪法的主体是国家机关或相关机关,但随着社会活动的日趋复杂化,个人也可以成为违宪主体,例如德国的“第三人效力”理论,美国关于个人违宪的最高法院判决等。

违宪的法律法规是无效的

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是指法律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无效。

2、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任何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都是无效的。

3、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凡是跟宪法矛盾的条款都是无效的。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至高的权威和效力。我国法律体系按照效力等级分类,自上而以下依次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5、是有效的。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6、您好,违反宪法无效,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也称主权在民原则,意思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宪法中,人民主权原则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违宪与违法的区别

1、违宪和违法的主体不同。违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宪法上的义务主体。违法的主体是特定的法律主体(个人或单位)。违宪和违法的定义不同。违宪违反的是宪法、宪法性法律甚至宪法惯例。

2、违宪所造成的危害比违法要大。违法往往是对具体的人、物或行为造成直接的危害,即使是最严重的违法犯罪,莫过于将某人致伤、致死,其后果当然也是严重的,但这种危害后果相对说来总是局部的和个别的。

3、违宪指违反宪法的行为,一般违法指违反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普通法律的行为。

4、第违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宪法上的义务主体。第违宪违反的是宪法、宪法性法律甚至宪法惯例。第违宪同样会产生法律责任,一般通过违宪审查机制来实现。

违宪的具体表现是哪些?

1、从广义的角度,任何违法行为都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因为普通法律就是依照宪法制定的,所以犯罪行为肯定是违反宪法的行为。

2、传播不良信息。违反宪法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从广义的角度,任何违法行为都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因为普通法律就是依照宪法制定的,所以犯罪行为肯定是违反宪法的行为。

3、日常生活中例如恶搞国歌,拿国旗铺桌子,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触犯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