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论残疾人法律(残疾人法律法规的看法)

2025-09-24 18:59:2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残疾人的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法律分析:残疾人保护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一系列法律,从残疾人的身心权益、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保障。

法律主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残疾人的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的,可以向残疾人组织投诉,残疾人组织应当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

法律主观:可以,但需要满足法定条件。我国《 刑法 》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残疾人判 缓刑 需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

残疾人有那些法律法规

1、法律分析: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2、法律分析:残疾人保护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一系列法律,从残疾人的身心权益、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保障。

3、法律分析:残疾人的保护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4、法律主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残疾人的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的,可以向残疾人组织投诉,残疾人组织应当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

关于残疾人的法律

法律分析:残疾人保护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一系列法律,从残疾人的身心权益、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保障。

法律分析:残疾人的保护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法律主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残疾人的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的,可以向残疾人组织投诉,残疾人组织应当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

法律主观:可以,但需要满足法定条件。我国《 刑法 》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残疾人判 缓刑 需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

法律主观:残疾人也需要对父母尽 赡养 义务。残疾人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和经济情况尽赡养义务。如健康子女和残疾子女可根据经济情况不同确定 赡养费 。

残疾人监护人法律规定

1、法律主观:残疾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2、法律对残疾人的法定 扶养 人的规定主要是: (1)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 (2)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维护被 监护人 的合法权益; (3)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 (4)禁止虐待和遗弃残疾人。

3、法定监护人包括四种: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二是其他近亲属如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三是关系密切的其它亲属、朋友。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当地的民政部门。

4、通常作为残疾人的监护人有两种情况:(一)、未成年残疾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二)、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残疾人的近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是其法定监护人。

5、法律分析: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残疾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6、法律分析:残疾人法定监护人的范围有: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且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担任监护人的,应当取得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