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法院诉讼流程(法院诉讼流程及费用)

2025-09-10 00:07:00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法院起诉流程

向法院起诉的基本流程如下: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提交申诉申请立案,当事人准备证据;法院将送达开庭公告,并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开庭当天,将所有材料带到法院举证辩论,并发表意见;法院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合议宣判;等待法院的判决和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第一百三十二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去法院起诉流程怎么走

一、去法院起诉流程怎么走

1、去法院起诉的流程如下:

(1)写好起诉书;

(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就会开庭审理;

(4)法院判决;

(5)执行判决。民事案件审理时间: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个人去法院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去法院起诉需要的材料:

1、民事起诉状,一般包含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受诉人民法院;

2、当事人身份信息,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的身份信息;

3、借条及转款凭证作为民间借贷案件的重要证据;

4、授权委托材料。

法院起诉流程是什么

法律分析:法院诉讼的程序如下:

一、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法院受理立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法院受理后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四、法院安排开庭审理。

五、法院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