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法律术语(法律术语包括但不限于是什么意思)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常用法律术语50条
- 2、常见的法律术语有哪些?
- 3、法律专业术语
- 4、法律术语
- 5、常用法律术语,常用法律术语
常用法律术语50条
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行为。 1 在证明一个人有罪之前,这个人就是无辜的。 说某个人有罪是刑法上的说法,说某个人对某件事情承担法律责任则往往指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法律术语的主要内容有:解释和说明法律关系的主体,例如,公民、 法人、无国籍人、原告、被告、诉讼第三人、行政机关、预备犯、中止犯等。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进行窝藏包庇,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窝藏就是为犯罪分子寻找、提供隐匿住所或者为其逃跑、转移提供钱物、帮助。
司法区,法院辖区,(美国民诉中被告对原告起诉状所做的)书面答复。受害方。提起诉讼。索赔法院。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三条 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法律分析:第五十条:业主、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道路、场地,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
.estoppel,个人认为译“禁止翻供”不妥,因为estoppel不但指禁止*自己的口供供词,也指禁止*自己所做的证词等等。这个术语也是英文法律术语没有适当译法的一个例子。我勉强译为“禁止改口”。
常见的法律术语有哪些?
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冰雹、泥石流等;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等;社会异常事件,如骚乱等。
常用法律术语,我整理,欢迎阅读!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
主要是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法律术语。比如:原告、被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自诉人、回避、诉讼权利和义务、法庭陈述、法庭辩论、最后陈述、证据等等很多。
接下来我们说说最常见、最让人容易产生误解的法律术语。犯罪嫌疑人和嫌疑,一般理解:犯罪嫌疑人和嫌疑犯一样,是某个案件的罪犯。
这就是cross-examination,译“交叉讯问”为宜。英文法律术语,往往并无定译,有各种各样的译法,有时虽然有一个通用或常用的译法,可是这个译法并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翻译英文法律文件的人研究探讨。
法律专业术语
法律分析:法律术语的主要内容有:解释和说明法律关系的主体,例如,公民、 法人、无国籍人、原告、被告、诉讼第三人、行政机关、预备犯、中止犯等。
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法律制定: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受害方。提起诉讼。索赔法院。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三条 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执行文书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它们一经确定,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术语
1、法律分析:法律术语的主要内容有:解释和说明法律关系的主体,例如,公民、 法人、无国籍人、原告、被告、诉讼第三人、行政机关、预备犯、中止犯等。
2、法律分析: 非诉讼调解。 管辖权。 有限管辖权法院.在美国州的司法系统中,有限管辖权法院是最低级的法院,只受理小额诉讼,交通违章的案件等.州的有限管辖法院也被称为低级法院(inferior courts)。
3、常用法律术语,我整理,欢迎阅读!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
常用法律术语,常用法律术语
抚养2赡养2收养2意思表示2善意取得 2质权2抵押权2共有2仲裁30.专利权 3著作权3犯罪故意3犯罪过失3正当行为3职务发明创造3智力成果3和解。
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违反民事义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照民法所应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规范性是指用语要严谨周详,无懈可击,不能违背逻辑,产生矛盾, 要符合语音学和法学上规范化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