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法律(学区房律师)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学区划分政策
- 2、学区房政策
- 3、学区房有关法律问题
- 4、学区房规定
- 5、购买学区房,需要懂哪些法律知识
学区划分政策
1、沈阳2023年学区划分:大东区:尚品学校由民办变为公办,确定学区划分方案。和平区:初中多校区集团校实施指标到校区政策。7月30日,沈阳市教育局公布2021年沈阳市中小学学区划分方案。
2、以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分城市社区、转制和行政村三类)为基础,结合父母或本人房产所有权地(拥有多处房产的原则上按与户籍地一致的房产)划分学区。
3、学区房和学位房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学区房是根据每学年的片区,学生的入学生源情况进行划分的。学区房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各位家长要提高警惕。
4、首先,学区房的划分无疑是就近原则,这也是教育部门的指导原则。但是,就近并不意味着离学校更近的小区就一定是学区房,因为这一块区域并不一定是以这所小学本身为圆心划分。
5、政策依据: 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几项规定的通知》入学: 凡年满6周岁(乡镇可以推迟到7周岁)的儿童,每年秋季应当免试就近进入小学一年级接受规定的义务教育。
6、年沈阳学区划分表如下:沈阳市中小学学区划分基本保持稳定,2023年有微调的四个区主要是有新建校招生,为周边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位。
学区房政策
有的时候并不是购买了学区房,孩子就肯定能够入学,有的学校需要对落户的年限有要求,比如孩子和父母落户要满三年以上才可以办理入学。个别学校还会要求家长有片内房产证,同时确认父母在片内居住。
如果一套住房有多个孩子就读,原施教区学校原则上应按照房主(即学生父母的其中一方)的户籍来确定。如果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人数较多,学校无法全部接收,则优先安排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入学。
温州对于学区房也有了新的政策规定,如果是现在新购买的房子,那么建筑面积必须要达到60平米以上,而且居住时间要达到3年以上。
上海学区房政策教育部下发了一则文件,对小学、初中的招生方式有了新要求: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学区房有关法律问题
1、所购房屋并非学区房,自身理解错误。此时,可以援引《民法典》第147条规定,以重大误解为由诉请撤销买卖合同。所购房屋并非学区房,卖方欺诈导致错误理解。
2、学区是由教育部门根据每年片区入学生源划分出来的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学生可以通过享受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这个范围里的房产叫做学区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取决于其《 房屋买卖合同 》如何签订了,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房屋是学区房,且在其子女入学前学区不会调整,则购房人有权要求退房,其请求可以得到法律支持;否则,购房人的请求因没有法定和约定依据,将难以得到支持。
4、法律主观: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会买学区房,学区房与孩子上学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当然,很多城市都会限购政策,这就需要家长有购房资格。
学区房规定
杭州文教区文一街板块的学区房需要提前三年落户才能入学等等。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小孩上学必须达到6周岁,并且需要在9月1号之间出生,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年纪入学,是不能注册学籍的。
有的时候并不是购买了学区房,孩子就肯定能够入学,有的学校需要对落户的年限有要求,比如孩子和父母落户要满三年以上才可以办理入学。个别学校还会要求家长有片内房产证,同时确认父母在片内居住。
学区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有的房屋可能上一年还有学位,但是在下一年会因为一些规划的变化而失去学位。入学的名额都是相关的学校根据学区划分的办法来进行分配的,每年划分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变化趋势。
如今户口通常会和小孩上学挂钩,大部分地方政府都规定学生入学,户口需要在相对应的学区房名下,房产证的持有人,需要是小孩的法定监护人。学生的户口要和父母在同一户籍。如果学生没有户口,是不能够注册学籍的。
年学区房上学新规定有:单校划片、多校划片、电脑摇号等。单校划片:为一所学校划定一个区域,只要户口在这个区域内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都可以进入这所学校。
购买学区房,需要懂哪些法律知识
1、是否可以落户,需要看房屋属地居委会是否同意,同意的话可以;如下:买房迁户口,需要带着办理的房权证,然后带着房权证找房屋所在地居委会,让居委会出具户口准许迁入证明;之后带着该证明到房屋所在地派出所出具同意迁入证明。
2、法律主观:空口无凭一切以合同为准现在许多在售的期房楼盘都宣称自己是学区房或准学区房,尽管宣传资料上说是建有教育配套,置业顾问也讲得言之凿凿,但往往口说无凭,写进购房合同才是最保险的。
3、如何购买学区房 空口无凭一切以合同为准 现在的楼盘大多数都是卖期房,尽管宣传资料上说是建有教育配套,置业顾问也讲得言之凿凿,但往往口说无凭,写进购房合同才是最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