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利用疫情法律诈骗(利用疫情法律诈骗罪)

2025-06-14 20:28:5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利用疫情进行电话诈骗

利用疫情进行电话诈骗1 冒充电商退款诈骗。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96110是全国反诈中心统一预警专号,这个来电一定要接听。接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或家人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或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

在疫情期间利用疫情进行诈骗活动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以按照《刑法》第266条规定以诈骗罪论处,严重的可能被判无期徒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疫情让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手段和方法多了起来,他们可以冒充防疫部门、交警部门给大众打电话、发短信,让他们去隔离或者威胁、警告他们待在家里不要动,又或者让他们转钱来解除这样的危机。

更奇怪的是,给“客服”发微信被拉黑,电话打不通。显然,电信诈骗的手段已经紧跟热点更新:假冒企业客服和假冒App,在线“客服”与用户沟通,从用户身上拿钱,迷惑性极强。

利用疫情进行诈骗怎么处罚呢

在疫情期间利用疫情进行诈骗活动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以按照《刑法》第266条规定以诈骗罪论处,严重的可能被判无期徒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利用疫情进行诈骗的处罚是,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还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疫情期间诈骗怎么判刑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上海嘉定法院、奉贤法院、松江法院分别于5月12日判处3起疫情诈骗案件,3名被告被判处6个月至1年9个月有期徒刑,罚款1000元至6000元。被告龚从山姆会员店工作人员处获悉社区团购信息。

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