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个税速算扣除数(个税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

2025-10-18 08:22:37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个税速算扣除数是什么意思

个税速算扣除数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概念,但如果计算自己应该缴纳的个税时,使用速算扣除数是很方便的,那么个税速算扣除数是什么意思呢?

1、 个税速算扣除数是为了方便预扣预缴税款,根据税法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使用个税速算扣除数可以简化税款的计算方法,将全部应税金额直接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即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

2、 假设某人预扣预缴的应纳所得额为500000元,可以直接适用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税率,按30%税率征税,速算扣除数52920,则500000×30%- 52920=97080元,计算起来非常简单。

总之,个税速算扣除数可以简化应纳税额的计算,如果没有个税速算扣除数,则需要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级一级的计算,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2021年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21年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000*(10%-3%)+0=210.00;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12000*(20%-10%)+210=1410.00;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25000*(25%-20%)+1410=2660.00;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5000*(30%-25%)+2660=4410.00;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55000*(35%-30%)+4410=7160.00;超过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80000*(45%-35%)+7160=15160.00。

知识拓展

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

8.201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9.根据200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七次修正,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怎么算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个税速算扣除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那么个税速算扣除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综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数,可用直接计算法验证其准确性。

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第2级如何验证?

(1)用上述公式计算:1500×(10%-3%)+0=105。

(2)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2000×10%=200;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1500×3%)+(500×10%)=95;速算扣除数=200-95=105。

综上所述: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标准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速算扣除数一览表

个税速算扣除数是指我们计算个税税款时,使用快捷计算方法时需要扣除的数额。

具体来说,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款时,计税依据乘以最高税率得到的结果和真实数值之间的差额。每一级这个差额都是一个常数。这样我们根据规律,把这个常数计算提前计算出来。

这个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出来的常数,就是我们使用的个税速算扣除数。

比方说,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时,使用的就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对于的税率是3%、10%、20%、25%、30%、35%和45%,而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就是0、2520、16920、31920、52920、85920和181920。

这样当我们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就可以根据税率表直接计算需要缴纳的个税了。

例如:刘星在2022年前两个月的应纳税所得税额是37600。根据综合税率表可知,适用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2520。

预扣预缴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所以,刘星需要缴纳的个税=37600x10%-2520=1240。

通过上面的计算过程,我们也能发现速算扣除数确实很好用。如果不使用速算扣除数,就需要把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分配到相应税率进行分开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