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仪同三司(仪司是什么意思)

2025-06-26 14:01:3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仪同三司的解释

1、仪同三司就是礼仪制度上和三司一样,享受的车马、舆服、侍从的等级和三司一样。

2、开府仪同三司和特进一起很奇怪,都是唐代散官,一个从一品,一个正二品。正常是绝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试鸿胪卿是本官,但有试字,说明本官属于候补序列,不任事。肃国公爵位,食邑不解释。

3、三司的诗词有:《三司晏尚书西园玩菊》《挽赠开府仪同三司朱公》。结构是:三(独体结构)司(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ㄙㄢㄙ。拼音是:sānsī。

4、以功迁仪同三司,进爵为伯。薨,赠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 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偷窃他文以为己用。

5、仪同三司[ yí tóng sān sī ]散官名。三司即三公。 汉 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 东汉 殇帝 延平 元年。

6、同祖父的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诣:到。州:扬州府。收:拘捕。付:交付。译文: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胡须鬓角都白了。

开府仪同三司是什么意思?

1、是指一种职位。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 大将军、 将军等) 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 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2、开府意为建公府,自选僚属。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官而得亨受三公的竺遇。三公(司徒、司寇、司空)官名都有“司”字,故称三司。东汉延平元年(106),邓骘加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官名“仪同三司”始此。

3、三司即 三公 。 汉 称太尉、 司徒 、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 东汉 殇帝 延平 元年 , 邓隲 为车骑 将军 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

4、开府,即开设公府,拥有自辟僚属的权力。比如两汉的三公和大将军标配开府权。仪同三司,就是让你拥有跟三公同等的仪制待遇。

5、开府仪同三司 官名。开府意为建公府,自选僚属。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官而得亨受三公的竺遇。三公(司徒、司寇、司空)官名都有“司”字,故称三司。东汉延平元年(106),邓骘加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6、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至南北朝末,遂以仪同三司为一种官号,并置开府仪同大将军、仪同大将军等官。

开封府仪同三司是什么意思

开府仪同三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 ,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开官府,在指定的地方建立办公之地,当事人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官府开到什么级别,用什么级别的仪仗,明确了同三司。

是指一种职位。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 大将军、 将军等) 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 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至南北朝末,遂以仪同三司为一种官号,并置开府仪同大将军、仪同大将军等官。隋唐以后仅为散官。

开府意为建公府,自选僚属。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官而得享受三公的待遇。三公(司徒、司寇、司空)官名都有“司”字,故称三司。东汉延平元年(106),邓骘加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官名“仪同三司”始此。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董卓传》:“傕(李傕)又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