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产品赔偿标准)

2025-09-15 09:42:4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处罚?

一、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处理处罚?

1、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1)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2)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4)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5)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2、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达到什么情况立案?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综上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可能对消费者的身心造成伤害,违法的话,工商局会处理责任人,罚款、拘留都可能。而构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话,公安机关会将嫌疑人控制,由检察院起诉,对这样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刑并罚金。

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处罚?有谁去处罚?

假冒伪劣产品处罚方式: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处罚机构:一般由法院检察院警局这样的单位去执行处罚。

详细情况介绍:

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我国《刑法》第150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140条的规定处罚。

假冒伪劣产品?

1、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3)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6)失效、变质的;(7)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2、国家质检总局还规定,经销下列产品经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视为经销伪劣商品:(1)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2)内销商品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3)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4)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5)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标明的;(6)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7)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8)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所以说,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并不是单纯的适用哪一条法律制度,就算是假冒伪劣产品也没有构成犯罪,那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这个层面来说,也应该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这些商家厂家进行行政处罚。我们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之后,不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还可以要求其赔偿。

假冒伪劣产品

1、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 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3) 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 假冒他人 注册商标 的; (5) 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 失效、变质的; (7) 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8) 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 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 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2、国家质检总局还规定,经销下列产品经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视为经销伪劣商品: (1) 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 (2) 内销商品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 (3) 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 (4) 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 (5) 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标明的; (6) 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 (7) 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 (8) 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 所以说,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并不是单纯的适用哪一条法律制度,就算是假冒伪劣产品也没有构成犯罪,那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这个层面来说,也应该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这些商家厂家进行 行政处罚 。我们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之后,不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还可以要求其赔偿。

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

国家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为:假冒伪劣商品是指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分为假冒商品和劣质商品两种类型。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