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藩(撤藩是啥意思)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撤藩是什么意思
1、撤藩是中央收回以前因血缘关系封给子孙或封赏有重大功勋的臣子的领地的行政权军事权的一种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著名的撤藩有明朝时朱允炆削藩,清朝时康熙撤三藩。
2、撤藩的意思是削藩。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
3、是指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要收回其册封给藩王的权利及财富。藩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明帝纪》中。也就是诸侯国的意思,通常有很严格的讲究。
4、“撤藩”一词给人的第一联想就是康熙王朝裁撤吴三桂的平西王政权。吴三桂何许人也?明末降将,封他平西王,是因为他是汉人,与皇帝不同姓。让他守边那是对他的看中同时亦是对他的防范。
5、康熙撤三藩指的是三藩之乱,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
6、藩羝的解释比喻 进退两难,陷于 窘境 。语本 《易·大壮》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宋 梅尧臣 《晚归闻李殿丞访别言已屡来不遇》 诗:“囊罄厌外役,进退类藩羝。
明朝的亲王撤藩是什么意思?
1、撤藩是中央收回以前因血缘关系封给子孙或封赏有重大功勋的臣子的领地的行政权军事权的一种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
2、是指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要收回其册封给藩王的权利及财富。藩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明帝纪》中。也就是诸侯国的意思,通常有很严格的讲究。
3、“撤藩”一词给人的第一联想就是康熙王朝裁撤吴三桂的平西王政权。吴三桂何许人也?明末降将,封他平西王,是因为他是汉人,与皇帝不同姓。让他守边那是对他的看中同时亦是对他的防范。
4、大明帝国的藩王是朱元璋建立“家天下”的重要措施之一。
5、撤潘又称削藩,指取消藩王的特殊权利。藩王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拥有封地或封国,并且拥有兵权,镇守地方,他可以是宗室成员,军功功臣或是地方势力首领。一般得到这一称号的,都是战功卓著的臣子。
清朝康熙是怎么撤三藩的,怎么撤的吴三桂兵权?
第三阶段是清军反攻时期:康熙十七年(1678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吴三桂的去世可以算是双方战事的转折点。这一阶段清军一路连战连捷,吴世璠被迫退回昆明死守。最终昆明城破,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最终平息。
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叛乱。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昆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吴三桂起兵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
首先,命先锋都统硕岱率清军兼程前往荆州,进驻常德以遏叛军。康熙又在山东兖州、山西太原建立军事基地,集结兵力、秣马以待。下令停撤耿、尚二藩以孤立吴三桂。
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
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攻陷。但马宝、胡国柱等叛军仍困兽犹斗,节节顽抗;满洲将帅仍多迁延,以致时逾两年,清军才进逼云南,康熙二十年底,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七月,吴三桂假装请旨撤藩,康熙帝同意。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杀云南巡抚朱国治。
清朝康熙帝为什么坚决要撤藩?
1、由于“三藩”势力不断发展,日益影响着清政府的统治,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统一,成为清王朝的心腹大患。因此,康熙帝于公元1671年(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
2、康熙皇帝之所以要下旨裁撤三藩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害怕三藩造反,另一方面是因为三藩连年的军费已经给朝廷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康熙想要结束这种割据局面,将所有权力收到自己手中。
3、三藩指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三藩拥兵自重,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非常大,远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而且还可掌控当地军队以及税赋等。
历史上多数皇帝立藩王的初衷是什么??为何最后又要撤藩?
1、撤藩是中央收回以前因血缘关系封给子孙或封赏有重大功勋的臣子的领地的行政权军事权的一种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
2、撤藩是中央收回以前因血缘关系封给子孙或封赏有重大功勋的臣子的领地的行政权军事权的一种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著名的撤藩有明朝时朱允炆削藩,清朝时康熙撤三藩。
3、所以由此我们便可以大致得出朱允炆削藩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朱允炆虽然年轻,但是其还是抱负的一位皇帝,并非是昏聩的君主。他之所以亟需削藩,就是为了想将藩王的权力收回中央。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