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怎么样
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有利有弊。
1. 利在于此类事业单位可以有自己的经营业务。若单位业务开展的好,效益好,是可以在固定的工资之外给员工多发收入的。
2. 弊在于没有财政拨款(可能会有少额上级补助)做支持,若单位业务开展的不好,则可能会很惨淡。在这类事业单位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是所在单位依据政府或物价价部门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然后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编制与其他全额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一样都要经过当地编制部门批准,进人一般也要像公务员一样进行统一招考审批。但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目前二到三年会随着全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其性质有所变化,一些明显具有行政执法性质的的单位,会转为公务员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大部分单位在将行政职能收归具执法职能的行政单位后,会转为国有企业。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哪些
法律分析: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是:有政府部门办的酒店、印刷厂、公证处、测绘所、规划院等。事业单位都包括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被成为全供事业单位,他们的全部经费都是由国家预算拨款,一般是用于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人员费用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就如:医院等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3、自主事业单位。这类单位又叫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相对松一些。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什么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相关定义如下:
1、自收自支是指事业单位其收益归该单位所有,支出也由该单位负担,有结余不用上交国家,有缺口国家也不给予弥补。不执行政府机关的收支两条线政策;
2、行政编制是中国党政机关使用的人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各党派和部分社会团体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
3、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事业单位编制分类如下:
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社区市的城管;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