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申报流程(事业单位个税申报流程)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个税申报流程是怎样的
- 2、个人所得税申报操作流程
- 3、报个税流程步骤
- 4、申报个税的流程怎么操作
- 5、怎样申报个人所得税流程
个税申报流程是怎样的
个税申报流程是怎样的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个税申报流程是怎样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个税申报流程是怎样的
1、领取申报表:
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2份并填写。
2、办理申报:
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另: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当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并在办理纳税申报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同时报送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3、缴纳税款:
(1)当期申报没有税款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纳税人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章问题,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并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盖章,返还一份给纳税人。
(2)当期申报有税款的,纳税人需缴纳税款,税务机关确认税款缴纳后开具完税凭证予以办结。
二、个税申报期限是怎样的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
2、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纳税人年终一次性取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2)一个纳税年度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7日内申报预缴,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
3、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年度终了后30日。
4、温馨提示:申报纳税期限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申报纳税期限最后一日,在申报纳税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息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
个人所得税申报操作流程
个税的申报流程包括注册个人账号、选择申报项目、填报申请信息以及完成税务缴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新个税支持多种方式的税务申报操作,具体包括的有网上申报、税务部门柜台办理以及邮寄报税等等方式。个人所得税是每位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应当按时缴纳相关的税务税费。
1、使用账号与密码登录电子申报系统,进入电子申报系统。
2、点击左上的“申报缴纳”,进入申报画面。
3、申报画面中右边有个“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点击“申报”进入个人所得税申报界面。
4、添加明细,添加明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表格的数据直接导入,如果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另一种是一个个添加,人数较少且变动大的时候可以用这种。
5、所有资料填好后,点击“检验及计税”按钮,检查一下金额是否正确,没问题的话,点击“申报预览”按钮。
6、点击“缴税”按钮,进行缴税,个人所得税申报完成。
报个税流程步骤
个税申报流程如下:
1、下载安装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
2、登录进入主界面后,进行人员信息采集;
3、然后返回到人员信息采集页面,可以看到刚刚录入的员工信息,选中员工信息条,点击报送。显示验证通过后,员工信息就采集成功了;
4、填写申报表。点击主界面的扣缴所得税报告表填写,页面会弹出工资薪金录入界面;
5、点击添加,页面会弹出工资录入对话框,录入员工的工资信息;
6、返回系统主界面,点击申报表报送,会弹出报送选择,勾选报告表,点击发送申报;
7、页面会弹出密码输入框,输入申报密码,点击。确认后,如果显示申报成功,就完成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申报个税的流程怎么操作
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是:
1、登录电子申报系统,进入电子申报系统,点击左上的“申报缴纳”;
2、点击“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点击“申报”进入个人所得税申报页面;
3、填写所有资料,点击“检验及计税”按钮,然后点击“缴税”按钮,个人所得税申报完成。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怎样申报个人所得税流程
【法律分析】
个人所得税网络申报流程一般如下:1、申报人下载税收管理系统客户端,填写相关信息、成功进入申报入口之后,申报人可以选择工资薪金的填写入口、申报人可自行填写相关实际数据、完成信息填写后,点击税款计算操作,在系统成功计算之后,申报人可以点击预填扣除、申报人在提交申请之后,系统会出现自动弹框提醒申报人核对相关信息,确认无误之后进行下一步操作、申报人点击申报表的提交后,系统会提示是否申报成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