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职责健康法律法规(请列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5项)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七)职业危害防护导则;(八)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九)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
3、劳动合同应写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4、劳动保护专项法:是针对特定的安全生产领域和特定保护对象而制订的单项法律,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强制性标准包括:(一)工作场所作业条件的卫生标准。(二)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三)职业病诊断标准。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工程总承包企业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项目所在地的有关规定。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有很多,主要的法律就是《职业病防治法》。其他关于职业病的法规,标准/地方法规都是以它为基础。
法律分析:EHS方针是企业对其全部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原则与意图的声明,体现了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的总方向和基本承诺。
劳动保护基本法:由于目前,我国暂时没有建立《职业安全卫生法》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起到了劳动安全卫生领域的基本法作用,也是我国制定各项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法律的依据。
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
有关职业病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
第五十一条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
职业健康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基本法律。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