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谏臣(谏臣小说)

2025-09-02 08:25:4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谏臣是什么意思

谏臣的词语解释是:直言规劝之臣。掌谏诤的官员。 谏臣的词语解释是:直言规劝之臣。掌谏诤的官员。 结构是:谏(左右结构)臣(独体结构)。 拼音是:jiàn chén。 注音是:ㄐ一ㄢ_ㄔㄣ_。

[谏臣]百科解释 (jiàn chén)直言规劝之臣掌谏诤的官员。所谓谏臣一般都是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士。如唐朝之魏徵、房玄龄、杜如晦、明朝之杨继盛、袁可立、春秋之介子推等。

谏官的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官”又称“谏臣”,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

又称“谏臣”,我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专门负责规谏天子的过失。自古以来,谏官被看做是与左丞右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即使说错话也不会受到处罚。

御史大夫以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御史台设立时,忽必烈诏谕说:“台官职在直言,朕或有未当,其极言无隐”。御史台不仅“纠察百官善恶”,也有指陈“政治得失”的职责。

谏臣,在历史上都是直言劝谏君王,刚正不阿之人,他们劝谏君王之时就常常不顾君王的脸面,直言不讳,让很多的君王都大呼吃不消。

皇帝为什么要设立“谏臣”这一制度来给自己找不痛快?

1、谏议制度本身的复杂性,根难将其演变过程说得一清二楚,以谏为职的官员称作谏官,又形象地被称作言官,但言官亦指监察官员。谏议包括奏议和封驳。

2、不如说是更有效地保证皇权的行使,因为谏臣所维护者乃是国家法令的尊严,维护法令的尊严,就是维护国家体制的尊严,就是维护皇帝的尊严,因为,说到底,皇权乃是国家体制的真正核心。

3、所谓的“谏臣体系”更严谨一点来说,应该称之为“监察制度”,这个制度的设立,并不是用来给言官谏臣们“弹劾皇帝”的;皇帝又不傻,专门搞一群人跟自己作对。

4、因为在清朝进谏的官职几乎都成了摆设,而且刚开始清朝也是有官员敢于进谏的,但是他们的下场都不太好,所以到了最后,清朝都没有人愿意进谏了。

5、顶多是呵斥他们,因为这些大臣实在是皇帝不能够去杀,一旦让这些大责任人,因为上谏而死,那么在青史上对皇帝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事实上,中国古代的那些皇帝是无比的在意自己以后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

历史上有名的谏臣有谁

邹忌以妻因为偏爱自己、妾因为害怕自己、客因为有求于自己,都说自己比城北徐公美。

伍参谏楚王成功 即位近三年以来,他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一天,大夫伍参(一说申无畏)进见楚王。

历史上面有名的谏臣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唐朝的魏征。

魏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