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贫积弱的意思(积贫积弱出处)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北宋“积贫积弱”的主要含义是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这一说法被概括为“积贫积弱”,甚至被写入了教科书中。但是,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个说法也产生了怀疑。积贫是针对宋朝经济而言的。
正是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宋朝军队战力越来越弱,并且后来还有很多的冗兵。宋朝积贫积弱主要就是与皇帝采取的政策有关。
这个说法是清朝出现的,积贫积弱只是为了显示所谓的打压汉族人的人造概念,更以前人并不这样认为。
北宋积贫积弱主要原因为三点:中央集权、土地兼并、三冗。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为什么积贫积弱?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欣赏。北宋是一个很奇特的朝代,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军事力量却不强。
宋代积贫积弱这个概念的产生有一个历史过程,从南宋开始便有“积弱”一说,经过元明的不断研究,到近代,“积贫积弱”变成了公论。积弱我们暂且不提,我们来谈谈积贫问题。
积贫积弱的意思
积贫积弱,意思是长期积累的贫困衰弱,形容极度的贫困和弱小。或指以前的行为导致现在的局面衰弱。出自宋朝魏了翁《被召除礼部尚书内引奏事第五札》:国势积弱,人情久玩,而欲一旦以法绳之,急则生变。
积贫积弱的意思是是长期积累的贫困衰弱,形容极度的贫困和弱小。
“积贫积弱”中的“贫”和“弱”都是指国家或民族的贫困、衰弱,但这个成语更强调长期积累的贫困和衰弱,可以指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贫困和衰弱。
为什么说北宋“积贫积弱”
1、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形成的原因:第一,阶级矛盾和中央财政支出庞大。阶级矛盾的存在和激化使宋朝一步步陷入积贫泥潭。庞大的财政支出,使得中央财政入不敷出,使得宋朝积贫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2、其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大地主大量兼并,隐瞒土地,造成登记在国家版籍中的垦田大量减少,由此导致国家财政陷于极度困难的境地。
3、宋朝一方面被人们认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又被批评“积贫积弱”,这的确是一个矛盾。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宋仁宗在位的42年(1022—1063年)间:政局相对稳定,文化尤为繁荣,堪称盛世。
4、北宋积贫积弱主要原因为三点:中央集权、土地兼并、三冗。
5、宋朝积贫积弱主要就是与皇帝采取的政策有关。
6、宋朝可以说是封建王朝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