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的执行(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序包括)

2025-09-15 09:18:02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办法

1、有特殊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负特定的国防勤务,不受前款规定的年龄限制。国家决定实施国防动员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防动员实施的需要,可以动员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公民和组织担负国防勤务。

2、政治动员是围绕实施战争对全体军民进行宣传教育和政治鼓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支援朝鲜人民抗美战争,进行了局部动员。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号召下,广大青年踊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夺取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立法宗旨,包括4方面内容: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领土完整和安全。适用范围:《国防动员法》第2条,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

5、”表明法律将是否担负国防勤务的公民其他非法律直接列举的免于担负国防勤务公民的情形赋予了政府机关,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免于担负国防勤务的公民。

国防动员法是什么?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领土完整和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防动员的准备、实施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2、国防动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确立的一项国防基本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措施。

3、国家在和平时期进行战争动员准备和战争期间实施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的法律规范。亦称战争动员法。国家军事法的组成部分,包括国防(战争)动员方面的法律、法规等。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施行。

4、国防动员法是全面规范和指导中国国防动员活动的重要法律。

5、法律主观:国防动员一般指战争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简称动员。

6、法律分析:国防动员一般指战争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内容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

国防动员基本要求

1、国防动员基本原则有: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

2、适应高技术特点,动员要求必须精准。战争的工具决定战争的形态。

3、国防动员的基本要求:是强化动员职能。依法将国防动员纳入政府职能体系,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抓国防动员建设任务落实的职能作用。是健全动员机构。

4、基本特征:战争动员的基本特征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而变化。现代战争动员的基本特征包括总体性、多样性、合理性、国际性、法制化等。要求: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范围要广。隐蔽安全。

5、国防动员的意义如下: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国防动员建设是联结平时和战时的纽带,是贯通经济和国防的桥梁,具有国防、经济、社会多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