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典故(推敲的典故源于唐代诗人谁痴迷于吟诗炼字的故事)
电话:18514096078
推敲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典故?
1、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著名诗篇:《题李凝幽居》,是著名的文学典故“推敲”的出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推敲”的典故源自于唐代诗人贾岛。现在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3、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意为反复琢磨。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4、这个词最初来自唐朝诗人贾岛炼字炼句的典故,后来被用作动词,指在文艺创作中对同一位置使用不同元素进行反复比较、选择的过程。
“推敲”这个词语的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1、典故由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2、推敲”一词出自哪位唐代诗人贾岛的《诗话总龟》。作品原文: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推敲这个词语的典故源于唐朝诗人贾岛与韩愈的一个典故,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贾岛初次去科举考试,在京城他骑着驴即兴写了一首诗,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於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
“推敲”的典故与谁有关?
1、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贾岛和韩愈。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斟酌、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2、贾岛 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诗人贾岛的一个典故。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推敲这个典故讲的诗人是贾岛.推敲的典故:贾岛骑驴走路时,忽然想起两句诗来,在纠结用“敲”还是“推”时,不觉走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怎么回事,贾岛如实相告后,韩愈也沉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