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股权转让涉及哪些法律法规(股权转让涉及哪些法律法规规定)

2025-10-07 01:51:2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股权转让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客观:《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公司应当自足额缴纳出资或者股款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进行股权转让时,还应当注意法律对转让主体、内容、程序上的一些规制。

有约定按约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约定按法定:(1)股东向股东之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大于1/2)同意。【注意】股东向股东之内的人转让股权无需经过股东会作出决议。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和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只要当事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允许股东自由确定股权转让价格。

有限责任公司转让股权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内部转让遵循自由原则,即公司股东之间可以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无需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也无需事先通知其他股东。

(一)对内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二)对外转让 有约定按约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之间内部转让的可以自由转让,向公司股东意外的转让的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即股东可以不经股东大会同意而将全部或部分出资额相互自由转让。投票赞成。

国有股权转让规定

法律主观:国有股权转让管理办法如下: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股权转让管理,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股权转让。

法律主观:国有股权转让的具体程序是: 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 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 转让全部国有股权或者转让部分国有股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履行转让协议。

法律主观:国有股权转让有效应当先制定《转让方案》,申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审批,然后对转让资产进行评估、核算,再召开股东会就股权转让事宜进行内部审议,形成同意股权转让的决议、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承诺。

国有独资公司股权转让的程序召开公司股东大会,研究股权出售和收购股权的可行性,分析出售和收购股权的目的是否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并对收购方的经济实力经营能力进行分析,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国有股权转让规定如下:国有资产转让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公开、公平、公正、等价有偿等。且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并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征集受让方。

国有企业股权转让的特别规定:存在以下情况,经国务院批准或者财政部门批准,可以进行股权转让:国家有关规定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控股(集团)公司进行内部资产重组;其他特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