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电动车酒驾怎么处理(绿牌电动车酒驾怎么处理)

2025-10-01 09:25:4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骑电动车酒驾被现场抓到怎么处理

骑电动车酒驾被现场抓到的,需要主动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公安人员会根据电动车驾驶员的饮酒量作为量刑的标准,对其进行处罚。或者可以聘请一位律师,有专业的律师在旁协助,那么结果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如果警方要求拘留,有律师也可以为其取保候审。但是前提都要驾驶员自己主动去承认错误,才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电动车酒驾怎么处理

一般根据法律事实和相关规定,来确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驾驶的电动车,如果技术指标属于机动车的话,醉酒驾驶的情况下电动车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驾驶的电动车要是并没达到机动车的标准,醉酒驾驶电动车不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一百零五条

机动车驾驶人有饮酒、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应当接受测试、检验。

第一百零九条

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或者暂扣驾驶证处罚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决定。

对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决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非本辖区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没有当场处罚的,可以由机动车登记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罚。

第一百一十条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处罚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交通警察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而加重其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酒驾电动车怎么处理

如果电动车属于超标电动车,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规定进行处罚。包括: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饮酒达到醉酒的程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若不是超标电动车的,则按违反机动车的规定处罚: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超标电动车醉驾怎么处理

醉酒后驾驶电动车的,如果电动车是超标电动车,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规定进行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是的,则按违反机动车的规定处罚。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也会对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作出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然后再收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醉驾,最后依法移送到检察院进行起诉。

一、酒驾的构成要件为:

1、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客体,对自然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2、客观要件,驾驶机动车人员在行为客观上构成犯罪;

3、主体要件,已满16周岁自然人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驾驶员在主观上有故意行为,明知危害到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仍然实行这种行为。

二、饮酒驾驶的危害:

1、触觉、操作能力下降。

2、判断、识别能力下降。

3、视觉、反应能力下降。

4、极易引发其他交通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