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编外聘用(编外聘用人员和劳务派遣的区别)

2025-10-01 10:57:0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一、原则。局机关和直属各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坚持“总量控制、只减不增、限定岗位、规范用人、动态管理、能进能出”原则,局编外用工人数控制在市委编办、区委编办下达的编外用工控制数以内。

二、申报。局机关各科室(单位)、基层所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编外人员的,需向局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说明使用理由。办公室汇总后报分管领导审核、局主要领导审定后,局办公室起草编外用工使用计划需求,报区委编办核准。

三、招聘。编外用工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聘工作由办公室根据区人力社保局的要求和规定组织实施。

四、合同签订。新招聘和原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聘用的编外用工,一般应采取劳务派遣形式,由分局委托金华市中介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与受聘编外用工签订劳动合同书,合同二年一签,新招聘的编外用工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满后由用人科室(单位)向局办公室提交《编外人员试用期满考核表,明确聘用或不予聘用人员的意见。局办公室对编外人员试用期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正式聘用。试用期考核不合格按照本办法辞职条款规定处理。

五、日常管理。经考核合格被聘用的编外人员,其日常工作、上下班纪律、廉政预警及工作业绩考核等均视同正式工作人员管理,同时可享受年度个人先进评比资格和奖励。

拓展资料:工作纪律。

(一)忠于职守,服从局领导及单位负责人的工作安排。

(二)遵守劳动作息制度,工作时间内坚守岗位,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三)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按制度规定办事。

(四)爱护公共财产,不浪费财务,不假公济私。

(五)注意品德修养,戒除不良嗜好。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接物态度谦和,热情大方,不说和不做有损单位形象的言行,维护单位良好形象。

法律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还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编外用工,外聘,劳务派遣这三个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不好?

编外用工,外聘,劳务派遣这三个的区别:

1、在编制上:编外用工,外聘,劳务派遣,都属于本单位中的非编制员工。

2、在用途上:

编外用工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多使用编制来管理人员。

外聘是寻求可以帮助个人、单位、企业等需求的人或事件而采取的补足措施。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

3、在工资福利上:薪资待遇,福利待遇都和正式工不同。劳动合同也是和第三方签订的,薪资发放等等都是和第三方公司挂钩。

编外用工在原有的人员不能承担现有的工作时,不能入编的人员可以被聘用。

外聘是不由本身个人、单位聘请,是通过人才公司、劳务公司聘请的劳务工。

劳务派遣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扩展资料:

编外用工产生原因

正是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的广泛存在,使得编内、编外在职业发展空间、养老保险、薪资待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催生了求职者的编制情结。

专家指出,编制制度包含跟户籍制度一样的不合理因素,背后是这种制度所蕴含的利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表示:事业单位跟企业养老金之间比较有两个不协调。

第一,事业单位人员不交养老金,工作40年,将来退休怎么也有20年,工作期间不缴费,退休去领养老金,这总是不公平的。

第二就是身份壁垒,大家都是工作人员,“编内”和“编外”养老金差距这么大,这也是不公平的。

编制外聘用人员是什么意思

编外人士是指在单位里面,没有编制的职工,他们和单位签署的是劳务合同,没有在人事部备案和登记的编制计划外的临时人员。是我国的一种特殊的用人制度,在很多国企、中由很多编外人员。甚至有些单位的编外人员多过由编制的员工。但是这也是一种用人制度不完善的体现,对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是有挫败作用的。据说,很多人在考编制的时候,因为招聘人数有限,他们会通过应聘编外人员进入自己喜欢的单位。

虽然说编外人员是相对于有编制的员来说的,但是在待遇和工作压力上是比正式的编制人员要差一些的。最后,祝愿大家能够考上编制,享受编制的优越待遇!

编制外聘用人员是什么意思

今年开始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是不是相当于以前的编外人员,都没有编制了?

是的,聘用制就是编外,没有编制,不过以后可以转编制。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宗旨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进行。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如何定级

在编人员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都按照级别来定,定完后入档案的,有据可查的。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怎么定级,下面是我为你介绍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怎么定级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定级

要考上事业编制,你的工龄是从大学开始算起的,也有的单位是从工作第一年算起的。

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都跟档案有密切的关系的,你不属于在编人员,你的档案自然就不在单位了

2、在编人员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都按照级别来定,定完后入档案的,有据可查的。而且评定职称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评定,评定通过后,才按照新评定的职称发放工资的。基本上是“坑”的数量是定了的,就看有多少个萝卜了。有的单位,即使有职称,也拿不到该职称的钱,因为没有坑了,有编制的商且如此,更何况没有编制的了。

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编外聘用人员的人事管理

(一)编外聘用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人事管理

市直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由用人单位自行管理;也可通过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通过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代理的,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办理以下各项代理业务:

1.签订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协议。用人单位持本单位证明与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签订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协议。

2.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协助用人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公平、公正、协商一致的原则与编外聘用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备案。

3.档案免费托管。用人单位应按照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协议,将聘用人员档案交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托管。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签订的工作内容和标准,对聘用人员的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工作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连同《年度考核登记表》交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存入本人档案。

4.代办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按照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的原则,参照事业单位在编同类人员的评审办法进行,由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代为办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

(二)编外聘用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管理

编外聘用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由社会劳务派遣机构进行劳务派遣,其人事管理按相关劳务派遣管理规定执行,劳动合同由社会劳务派遣机构与其签订。

五、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

(一)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和被聘用人员商定。

(二)用人单位要依法为被聘用人员(专业技术岗位)按本市企业标准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三)编外聘用人员(专业技术岗位)按规定缴纳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险费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规定为其建立个人帐户,所需要缴纳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规定承担,财政不拨款。

(四)按本办法规定建立各种保险帐户后的编外聘用人员(专业技术岗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按本市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办法计发养老金。编外聘用人员参保缴费达不到规定年限的,可按本人自愿继续交费或一次性返还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同时终止保险关系。

编外聘用人员的聘用程序

(一)用人单位凭市直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工作领导小组核定的用人计划组织公开招聘。

(二)聘用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三)聘用条件。专业技术岗位编外聘用人员原则上应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首次聘用的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招聘方式。专业技术岗位编外聘用人员要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招聘工作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对重点院校的本科生和紧缺专业的人才,可采取综合素质测试、考察等形式聘用。

(五)组织实施。编外人员招聘工作以用人单位主管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市人社局予以指导。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要制定招聘工作方案,明确招聘人数、学历层次、专业要求、招聘方式、招聘程序等,经市人社局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六)聘用手续办理。对按规定程序招聘的人员,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将拟聘人员基本情况在政府网站或部门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的,由用人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