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计算机函数(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及图解)

2025-08-26 04:39:0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计算机函数,以及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及图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计算机函数~

你可以和数学函数做比较,有相似之处。数学上函数就是一个或者几个变量通过固定的运算规则运算可以得到一个结果的式子,对吧,计算机上的函数也一样,是一个软件概念,也是通过对一个或者几个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个结果或者只执行操作但没有结果的完整程序代码段。这样的代码段可以被重复引用而不必针对每次解决相同问题的需求而撰写重复类似的代码了。比如你要算三个数的和,就可以写一个函数: intAddThreeNum(inta,intb,intc) { returna+b+c; } 这样以后程序里每次要使用求三个数的和,你都可以这样引用: inta; a=AddThreeNum(1,4,12); 能懂不?。。。

什么是计算机函数?

计算机的函数,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固定的一个程序段,或称其为一个子程序,它在可以实现固定运算功能的同时,还带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谓的入口,就是函数所带的各个参数,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入口,把函数的参数值代入子程序,供计算机处理;所谓出口,就是指函数的函数值,在计算机求得之后,由此口带回给调用它的程序。如sin(30)=0.5,这里的30就是函数的参数值,它将由入口传给计算机,供计算机处理,而0.5就是函数值,它将由出口返回给调用这个函数的程序。另外,我们数学里的函数是固定的那些,而计算机中的函数,可以根据其运算功能,由我们自己去定义,只要是运算功能是固定的,我们就可以把它定义成一个函数,这样可以避免相同的程序段在程序中重复出现,在需要它时,只需要调用相应的函数就行了。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编写的程序精简,而且可以使我们的程序更富有可读性。

计算机函数的定义怎么定义呢?

函数定义就是根据不同开发语言的开发规范把一定的逻辑代码写到一个代码块里面,不同语言定义有细微差别。

1.一个函数定义是一个可执行的表达式, 执行结果是一个类型为 function 的值。 当 Lua 预编译一个代码块时, 代码块作为一个函数,整个函数体也就被预编译了。 那么,无论何时 Lua 执行了函数定义, 这个函数本身就进行了 实例化(或者说是 关闭了)。 这个函数的实例(或者说是 闭包)是表达式的最终值。

形参被看作是一些局部变量, 它们将由实参的值来初始化:

parlist ::= namelist [‘,’ ‘...’] | ‘...’

2.当一个函数被调用, 如果函数并非一个 可变参数函数, 即在形参列表的末尾注明三个点 ('...'), 那么实参列表就会被调整到形参列表的长度。 变长参数函数不会调整实参列表; 取而代之的是,它将把所有额外的参数放在一起通过 变长参数表达式传递给函数, 其写法依旧是三个点。 这个表达式的值是一串实参值的列表, 看起来就跟一个可以返回多个结果的函数一样。 如果一个变长参数表达式放在另一个表达式中使用, 或是放在另一串表达式的中间, 那么它的返回值就会被调整为单个值。 若这个表达式放在了一系列表达式的最后一个, 就不会做调整了 (除非这最后一个参数被括号给括了起来)。

3.一个函数定义是一个可执行的表达式, 执行结果是一个类型为 function 的值。 当 Lua 预编译一个代码块时, 代码块作为一个函数,整个函数体也就被预编译了。 那么,无论何时 Lua 执行了函数定义, 这个函数本身就进行了 实例化(或者说是 关闭了)。 这个函数的实例(或者说是 闭包)是表达式的最终值。

形参被看作是一些局部变量, 它们将由实参的值来初始化:

parlist ::= namelist [‘,’ ‘...’] | ‘...’

4.当一个函数被调用, 如果函数并非一个 可变参数函数, 即在形参列表的末尾注明三个点 ('...'), 那么实参列表就会被调整到形参列表的长度。 变长参数函数不会调整实参列表; 取而代之的是,它将把所有额外的参数放在一起通过 变长参数表达式传递给函数, 其写法依旧是三个点。 这个表达式的值是一串实参值的列表, 看起来就跟一个可以返回多个结果的函数一样。 如果一个变长参数表达式放在另一个表达式中使用, 或是放在另一串表达式的中间, 那么它的返回值就会被调整为单个值。 若这个表达式放在了一系列表达式的最后一个, 就不会做调整了 (除非这最后一个参数被括号给括了起来)。

如何使用计算机计算函数

按计算机语言算术表达式书写,函数自变量为X或为数字常数;  计算符

加、减、乘、除、幂依次为:+、-、*、/、^。

例如:4-2=2、3*7=21、6/2=3、3^3=27;  函数:

Sin(X)、Cos(X)、Tan(X)、Asin(X)、Acos(X)、Atan(X)、Log(X)、Sqrt(X)、Exp(X)、Int(X)、Abs(X)、Rnd;

例如:  Sin(3.14) = 0.0016(X=3.14指弧度) Cos(3.14) = -1 Tan(3.14/4) =

Tg(3.14/4) = 0.9992 Asin(1) = arcsin(1) = 1.5708 Acos(1) = Arccos(1) = 0

Atan(1)=Arctg(1)=0.7854 Log(10) = Ln(10) =

2.3026(函数Log的底数e=2.718281828459045,不是10) Rnd =

0.1828849514431014(Rnd产生0-1之间的随机数。

注意表达式不是Rnd(X),而是Rnd) Sqrt(4) = (4^0.5)

= (40.5) = 2 Exp(2) = (e^2) = (e2) = 7.3891 Int(3.34) = 3、Int(3.65) = 4

Abs(-1.2) = 1.2 Abs(1.2) = 1.2  使用方法:

第一步:在F(X)框内输入正确的函数表达式。

例如:Sin(x)+Cos(x)、或算术表达式3*Sin(3)+Cos(4);

第二步:如果第一步输入的是算术表达式,可点击"运算"获得结果。例如:3*Sin(3)+Cos(4) =

-0.2302835967;如果第一步输入的是函数表达式,应在X框内设置自变量值,例如,X =

0.5,然后,点击"运算"获得结果,

则,Sin(x)+Cos(x) = 1.3570081005

第三步:如果第一步输入的是函数表达式,应在X框内设置自变量值后,可在MicX框内输入自变量的微小变化,例如,MicX = =

0.1、然后点击"+"或"-"按钮调节自变量值,可自动实现函数收索式计算。

扩展资料:

函数的定义: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现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

我们把这个关系式就叫函数关系式,简称函数。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函数(function),最早由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出于其著作《代数学》。

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也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一个量中包含另一个量。

函数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

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

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

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办公软件都是有计算的函数公式的,Excel自带了很多强大的函数,它为我们的工作节省了很多时间,想要学会Excel就需要掌握各种函数公式,以下分享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

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1

第一个求和函数“SUM”,格式为“=SUM(X:Y)”,使用的时候,在函数框中输入“=SUM(X:Y)”,X、Y为对应的求和单元格位置,见下图。

第二个求算数平均值函数“AVERAGE”,格式为“=AVERAGE(X:Y)”,使用的时候,在函数框中输入“=AVERAGE(X:Y)”,X、Y为对应的求算数平均值单元格位置,见下图。

第三个求包含数字单元格个数函数“COUNT”,格式为“=COUNT(X:Y)”,使用的时候,在函数框中输入“=COUNT(X:Y)”,X、Y为对应的求包含数字单元格个数的单元格位置,见下图。

第四个求最大值函数“MAX”,格式为“=MAX(X:Y)”,使用的时候,在函数框中输入“=MAX(X:Y)”,X、Y为对应的求最大值单元格位置,见下图。

第五个求数值中的最小值函数“MIN”,格式为“=MIN(X:Y)”,使用的时候,在函数框中输入“=MIN(X:Y)”,X、Y为对应的求数值中的最小值单元格位置,见下图。

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2

1、ABS函数

函数名称:ABS

主要功能:求出相应数字的绝对值。

使用格式:ABS(number)

参数说明:number代表需要求绝对值的数值或引用的单元格。

应用举例:如果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BS(A2),则在A2单元格中无论输入正数(如100)还是负数(如-100),B2中均显示出正数(如100)。

特别提醒:如果number参数不是数值,而是一些字符(如A等),则B2中返回错误值“#VALUE!”。

2、AND函数

函数名称:AND

主要功能:返回逻辑值:如果所有参数值均为逻辑“真(TRUE)”,则返回逻辑“真(TRUE)”,反之返回逻辑“假(FALSE)”。

使用格式:AND(logical1,logical2, ...)

参数说明:Logical1,Logical2,Logical3……:表示待测试的条件值或表达式,最多这30个。

应用举例:在C5单元格输入公式:=AND(A5=60,B5=60),确认。如果C5中返回TRUE,说明A5和B5中的数值均大于等于60,如果返回FALSE,说明A5和B5中的数值至少有一个小于60。

特别提醒:如果指定的逻辑条件参数中包含非逻辑值时,则函数返回错误值“#VALUE!”或“#NAME”。

3、AVERAGE函数

函数名称:AVERAGE

主要功能: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使用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number1,number2,……:需要求平均值的数值或引用单元格(区域),参数不超过30个。

应用举例: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7:D7,F7:H7,7,8),确认后,即可求出B7至D7区域、F7至H7区域中的数值和7、8的平均值。

特别提醒:如果引用区域中包含“0”值单元格,则计算在内;如果引用区域中包含空白或字符单元格,则不计算在内。

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3

1、RANK函数

RANK函数是Excel计算序数的主要工具,它的语法为:RANK(number,ref,order),其中number为参与计算的数字或含有数字的单元格,ref是对参与计算的数字单元格区域的绝对引用,order是用来说明排序方式的数字(如果order为零排列,即2、1和3。

需要注意的是:相同数值用RANK函数计算得到的'序数(名次)相同,但会导致后续数字的序数空缺。假如上例中F2单元格存放的数值与F3相同,则按本法计算出的排名分别是3、3和1(降序时)。

2、COUNTIF函数

COUNTIF函数可以统计某一区域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目,它的语法为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为参与统计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以数字、表达式或文本形式定义的条件。其中数字可以直接写入,表达式和文本必须加引号。

仍以上面的为例,F2单元格内输入的公式为“=COUNTIF($E$2:$E$4,”“E2)+1”。计算各车间产值排名的方法同上,结果也完全相同,2、1和3。

此公式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根据E2单元格内的数值,在连接符的作用下产生一个逻辑表达式,即“176。7”、“167。3”等。COUNTIF函数计算出引用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量,该结果加一即可得到该数值的名次。

3、IF函数

Excel自身带有排序功能,可使数据以降序或升序方式重新排列。如果将它与IF函数结合,可以计算出没有空缺的排名。以上例中E2、E3、E4单元格的产值排序为例,具体做法是:选中E2单元格,根据排序需要,单击Excel工具栏中的“降序排列”。

计算机函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计算机函数公式大全及图解、计算机函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