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劳动关系自什么时候开始建立)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劳动关系包括哪些
- 2、劳动关系是什么意思
- 3、劳动关系的概念
- 4、怎样认定劳动关系
- 5、劳动关系基本内容包括
劳动关系包括哪些
劳动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精选答案:
关键词:劳动纠纷
劳动者一般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来确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这样也有利于双方劳动关系的确立,劳动关系是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工作事件、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纪律及奖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方面形成的关系。
第二,与劳动关系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劳动争议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关系。
第三,工会与用人单位、职工之间因履行工会的职责和职权,代表和维持职工合法权益而发生的关系等。
此外,正确处理企业劳动关系,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兼顾各方利益原则;第二,协商为主的解决原则;第三,以法律为准则;第四,劳动争议预防为主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是什么意思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前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
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和受劳动保护所产生的法律关系。
怎样认定劳动关系
认定劳动关系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主体资格符合法律规定;
2、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属于用人单位的工作。
【法律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
确定劳动关系需要的条件有: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动关系基本内容包括
劳动关系基本内容具体包括:
1、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2、劳动者基本信息;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以及法规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