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恶意诉讼(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

2025-06-15 12:45:1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恶意诉讼的案件如何处理

故意恶意诉讼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虚假诉讼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三条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恶意诉讼侵权怎么办,恶意诉讼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目前,我国实体法上尚未对恶意诉讼侵权进行规定。从大的范围来说,恶意诉讼侵权属于一般侵权,但又与一般侵权在构成要件有所区别,它不仅要求侵权人主观上具有过错,而且要求侵权人的动机是恶意的,即其提起诉讼的动机不正当。故,成立恶意诉讼侵权的构成要件为:第一,主观上明知自己提起的诉讼没有事实根据或法律根据;第二,提起诉讼的目的在于获得非法利益;第三,实施了伪造事实或提出毫无根据的诉讼的行为;第四,恶意诉讼给被侵权人造成了物质损害。恶意诉讼分为两种情形,单方恶意诉讼和双方恶意诉讼,单方恶意诉讼是一方为了获得非法利益而恶意针对被告方实施的不当诉讼行为;双方恶意诉讼是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规避法律或虚构事实、法律关系损害他人利益的诉讼行为,因此双方恶意诉讼又被称为虚假诉讼。恶意诉讼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一般是损害赔偿和恢复原状,如果恶意诉讼获得了法院不公正裁判,需要通过再审程序撤销裁判后才能提起恶意诉讼侵权诉讼。

恶意诉讼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存在恶意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等处罚,严重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公民是享有诉讼权利的,如果自己权利受到侵害,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但是有的人恶意诉讼,通过诉讼手段侵害他人权利,这种行为会受到法律追究。恶意诉讼是近年来在社会上广泛发生的一种违法行为,恶意诉讼有以下特点,一是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或恶意,其行为均具有违法性。二是行为人均以侵占他人财产或获取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害为追求目的。三是行为人都以民事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手段具有隐蔽性。四是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都有赖于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诉讼的合法外衣被行为人恶意利用。恶意诉讼是当事人利用诉讼为自己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诉讼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当得利是应当返还的。所以,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这个赔偿请求当然是可以包括造成的后果和实际损失的。而如果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那么将会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九十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的他人合法权益,包括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第三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提起撤销之诉,经审查,原案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进行虚假诉讼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