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交通补贴(湖南公务交通补贴)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重庆和四川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2019年
- 2、公车改革中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究竟补贴什么内容?是上下班的交通费用还是本城市内的一些公务外出?
- 3、交通补贴发放标准
- 4、2021公务员车补标准是?
- 5、公务员车补规定是怎样的
- 6、公务交通补贴需要交个税吗
重庆和四川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2019年
重庆启动公车改革补贴上限每月1950元
12月1日电记者从重庆市发改委获悉,《重庆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日前正式实施,重庆各级党政机关在编在岗厅局级及以下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厅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重庆的车改方案规定,本地公务交通补贴原则上执行不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的130%、艰苦边远地区原则上不高于150%。由此测算,重庆厅局级、处级、科级及以下干部每月交通补贴最高分别为1950元、1200元和750元。
根据改革方案,重庆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暂不纳入改革;党政机关只能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和其他车辆;达到使用年限的车辆报废处理;其余车辆公开拍卖处置。改革后,全市整体节支率、市本级节支率、各区县节支率都必须达到7%以上。
重庆的改革方案还要求,对违反中央公车改革指导意见提出的“六个不得”纪律要求的行为,要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改革后没车不办公、钱少不出门等懒政行为采取有效手段,及时加以纠正;审计部门要把公务用车配备、运行维护和交通补贴发放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范围,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查处违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川省级机关公车改革年内完成交通补贴分五档
12月4日电各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备受社会关注。四川省要求省级机关原则上年内全部完成,各市州于6月30日前完成。此次改革不搞“一刀切”,根据工作需要,四川藏区将暂缓执行,并参照西藏相关政策。
这是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近日在解读四川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他介绍,四川幅员面积大、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民族地区山高路远、发展滞后,因此四川藏区将晚于其他市州执行公车改革。另外,考虑到工作需要,省属厅局正职负责人和市县党政“一把手”将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
记者了解到,除上述地区和人员外,四川所有部门和地区公务员以及参公管理单位人员全部纳入公车改革范围。四川省级机关改革后的公务交通补贴分为五档:厅局级每月1690元,县处级每月1040元,科级每月650元,科员500元,机关工勤人员300元;市州车补标准和层次由各地自行确定,但不能突破上限。补贴从封车当月开始发放。
“公车改革后,应急、机要用车仍然会有保障。”唐利民说,公务用车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在实践中进行观察、磨合,使之更加完善。
公车改革中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究竟补贴什么内容?是上下班的交通费用还是本城市内的一些公务外出?
保障普通公务出行需求,不包括上下班通勤和所在城市以外的长途出差。
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意见》明确规定,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50%。
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不是职工福利,主要保障普通公务出行需求,不包括上下班通勤和所在城市以外的长途出差。同时,要求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福利。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
扩展资料:
公务用车的相关要求规定:
1、各级党政机关取消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2、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特殊公务出行实行定向化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交通补贴发放标准
【法律分析】:区委、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发放交通补贴,区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以实报实销为主。
区直部门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普通干部的补贴方式也有所不同。
大部分还是以实报实销为主,毕竟区委、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以上事业干部只占少数部分。
【法律依据】: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公务交通补贴的标准、发放范围和方式及管理使用,按照中办发〔2014〕41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对参改人员实行以按规定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为主的办法,个别特定岗位确需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应从严从紧核定并报本单位所属的主管部门批准。公务交通费用报销额度及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由主管部门根据取消车辆数量、运行成本和改革前交通费支出情况,在节支的前提下,按照不高于同地区、同级别机关相应层级公务员交通补贴标准的原则从严确定。不得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严格按规定控制报销或发放人员范围,避免普遍发放交通补贴或允许限额报销的福利化改革倾向。建立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总额度和公务交通补贴总数与所在单位规模增长相匹配的动态调整机制。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2021公务员车补标准是?
具体为:
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集中用于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等问题,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补贴总额的10%。
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在交通费中列支、按月发放,用于保障公务人员普通公务出行。适时适度调整公务交通补贴标准。
车补的难处:
车改方案明确,车改后用于车补的经费要少于从前的车辆购置与运行费用。部分地方表示,车改第一年,车停了、补贴发了,但车辆处置和人员安置却难以一步到位,仍要费用支撑,因此想要不冲破这条费用控制的红线,工作难度较大。
此外,本轮车改要将各省份的“土办法”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补贴标准的统一。此前,一些地方试点工作早已铺开,但各地车改步子较大,有的标准超过了国家规定,如今要让补贴额度降下来,动员工作需要做到位。
公务员车补规定是怎样的
免费领取公务员备考资料
1、不同地区公车补贴的标准不一样,比如湖北省厅局级车补标准是1690元,县处级是1040元,乡科级是650元,科员及以下是450元;广西厅级车补标准是1950元/月,处级是1200元/月,科级是750元/月,科员及以下是650元/月。公务员的工资以及绩效奖金,相对是比较稳定和固定的,车补的目的是节约,车补的本质是行政成本,在行政会计里,车补都是在公车经费里。
2、公务员车补的来源是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也简称公车改革。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也就是车补。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节约开支避免腐败,原有的一般性公务用车取消了,只保留特殊需要用车和执法检测等专用车辆。例如,原来去别的部门取文件单位给派车,出差给报销出租车费,现在直接发给车补给个人,自己选择交通工具。
公务员车补规定
公务交通补贴需要交个税吗
交通补贴要交个税,公务用车改革后,各级党政机关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 需要强调的是,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不是职工福利,主要保障普通公务出行需求,不包括上下班通勤和所在城市以外的长途出差;同时,根据相关政策要求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