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英汉对照)

2025-10-16 02:11:22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以及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英汉对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城际铁路速度为什么不能 超过200km每小时?

在铁道部的标准上,并没有“城际铁路速度为什么不能 超过200km每小时”的条文。

正如您所说:京津城际和沪宁城际都是跑300的。

城际铁路跑多少,最终取决于这条铁路的设计,配怎样的动车组。

比如:郑州到开封的城际,设计就是200的,配的也是最高250的动车。

而上海到金山卫的城际,设计是160的,配的也是最高250的动车。

城际铁路是什么

城际铁路是相邻城市之间专门开行城际列车、运输城际旅客的铁路。

城际铁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学术领域中有不同规定,根据中国国家铁路局于2015年1月6日批准发布的《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中对城际铁路的定义,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

城际铁路在实际施工中会受具体环境条件影响,不一定完全按行标建设。早期城际铁路为客货两用,现代城际铁路为客运专线,且速度等级较高。城际铁路线路在地面、地下隧道或高架桥中皆可铺设。随着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城际铁路采用了地铁或磁悬浮轨道系统。

扩展资料:

城际铁路的特点:

城际铁路通常属于国家铁路,一般和国家铁路干线联通,成为国家高铁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地铁是做不到的。

城际铁路运营的车辆都是动车组列车,运营时速一般在160公里至250公里,也有350公里的。城铁具有安全,短途,高速,运力大,站点多,公交化,环保舒适,准点率高等优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际铁路

高铁 动车 和谐号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一个概念,各自概念内容如下:

1、动车:

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动车装配有驱动车轮,而与之相对应地无驱动装置车辆就是拖车。列车要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就必须有动车为整列火车提供足够牵引力,但可以不挂没有动力的拖车。

2、高铁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

3、和谐号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动车组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和谐号动车组通常用来指2007年4月18日起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调图后开行的CRH动车组列车。

CRH(China Railways High-speed)中文意为“中国高速铁路”,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对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建立的品牌名称。

和谐号动车组是我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

扩展资料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介绍:

说明:此文件中的高铁采用狭义高铁概念,是针对中国铁路施工建设技术等级新设置的级别,简称高铁级,综合地位高于原有的国铁Ⅰ级(类似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的关系),铁路基础设施设计速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1、客运:高铁级线路只承担客运功能,客货铁路和货运铁路不属于技术型高速铁路。

2、干线:城际铁路带有支线性质,另按《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内容标准施工建设,不采用高铁级标准建设。

3、速度:高铁级铁路的基础设施设计速度范围是250km/h至350km/h,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低于200km/h。

4、车辆:构造速度达到200km/h级别之上的动车组,非动车组列车和中低速动车组列车不在高铁级线运行。

5、系统:CTCS-2及以上级别的铁路调度控制系统。

6、轨道:高铁级线路采用标准重轨铺设,轻轨、宽轨、窄轨和磁悬浮轨道等不属于高铁级线路的范围。

7、单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下属18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经营,不计城市轨道交通。

8、新线:高铁级建设标准只适用于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及以后建成的线路,之前的既有线铁路不属高铁级。

新版《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于2015年起正式实施,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按其它类型铁路设计规范施工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谐号动车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速铁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动车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线介绍?

京津城际铁路又称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线(京津之间只有这条铁路,称呼不同)、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是一条连接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城际客运专线,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中国大陆第一条满足中国高速铁路定义(见《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2013年1月,京津城际铁路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京津城际铁路起点为北京南站,终点为天津站,部分车次的终点站为塘沽站。线路全长120公里,其中无砟轨道长度为113.6公里。全线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5个车站。全线2005年7月4日正式开工,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2013年12月28日零时起实施京津城际新运行图将实施,增天津西站至北京南站列车。

2015年9月20日起,京津城际列车实施新运行图。公交化运行特点将更为明显,最小发车间隔仅5分钟,其他时段间隔不超过25分钟。

2014年9月26日下午,京津城际铁路国家验收委员会全体验收委员讨论并一致通过京津城际铁路国家验收证书。

京津城际延伸至于家堡工程于2009年9月1日开工建设,已于2015年9月20日正式开通。延伸线正线全长44.75公里,按高速客运专线标准设计,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自天津站城际场引出,沿途经军粮城北站、塘沽站,最终抵达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核心地带的于家堡站。

京津高铁连接首都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正线全长113.544公里,北京南站至天津站的实际里程全长116.939公里,运价里程120公里,该线路采用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2008年8月1日投入运营,全程直达运行时间为30分钟。试验最高时速394.3公里,正式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商业运行速度约330公里/小时,运行时间约为33分钟,平均运行速度为240公里/小时。

京津城际铁路沿途设北京南、亦庄、武清、天津等4座车站,预留永乐站。铁路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投入运营后,该线将采用公交化城际列车和跨线列车混合开行的运输组织模式,铁路西北起北京南站,东南至天津站,正线全长113.544千米,其中约85%为高架线路,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等五座车站。自北京南站东端引出,沿京山铁路往东,下穿玉蜓桥沿南护城河至左安门后折向东南,再由亦庄开发区及永乐新城东侧的京津第二高速通道出京,直抵天津站。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段全长49.3千米,其中高架线42千米,由北京环线特大桥(全长16千米)连续跨越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和通黄路,经东城区、丰台区、朝阳区、通州区,由凉水河特大桥(全长22千米)跨越凉水河和六环。城铁北京南站位於北京地铁4号线站台上方,与地铁实现零换乘。城铁亦庄站将与规划中的轻轨线路实现换乘。城铁在天津站可以与天津地铁2号线、3号线和9号线(津滨轻轨西段)实现零换乘。城铁设计最小发车间隔为3.5分钟。铁路经营单位会交由”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由铁道部、北京市及天津市政府共同组建。京津城际将会使用一套全新的电子车票系统,有别于一般路线使用的纸制车票。

京津城际铁路由北京南站始发,终点站为天津站,目前有部分车次的终点站为于家堡站(位于滨海新区),总投资133.24亿元人民币,其中约85%、总长100.171公里的路段为高架线路,设北京南、亦庄、武清、天津等四座车站,并预留永乐站建设用地。京津城际铁路自北京南站东端引出,沿京沪铁路往东,下穿玉蜓桥沿南护城河至左安门后折向东南,再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侧的京津第二高速通道出京,直抵天津站。工程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在2008年8月1日,即北京奥运开幕前一星期,作为奥运会交通配套工程投入运营。试验最高时速394.3公里,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商业运行速度约330公里/小时,全程直达运行时间约为30分钟,平均运行速度为240公里/小时。

京津城际铁路的管辖和权益由“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此公司由铁道部、北京市及天津市政府,在2005年7月共同组建。至2005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正式宣布参与该铁路投资,由旗下中国海洋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7亿,获得了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的19.5%股权。由2008年11月10日起,《京津城际铁路委托北京铁路局运输管理协议》签署生效后,交由北京铁路局负责京津城际铁路的旅客运输等相关业务。

技术特点

钢轨与道岔施工技术

京津城际铁路全线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233km,2007年7月至10月完成500m长钢轨基地焊接,2007年11月13日至2007年12月16日完成全线500m的长钢轨铺设,2008年1月16日完成全线钢轨焊接和锁定施工。

中间站正线间渡线,正线与到发线连接道岔采用可动心轨、分动外锁闭的18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h;南仓联络线采用39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160km/h。中间站正线、南仓联络线道岔的轨下基础由混凝土道床板(含岔枕)和混凝土支承层组成。亦庄站采用特殊轨道板式道岔板2组,开了世界首例。

该线其中113.5公里路段为无碴轨道,采用了从德国博格公司(Max Bögl)引进的板式轨道技术。全线共使用了36,092块博格式轨道板。

无砟轨道技术

京津城际铁路除车站到发线外,正线均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全线CRTSⅡ型轨道板计34527块、其中用于直线及半径在1500m以上曲线的标准板34061块,用于600m~1500m半径的曲线板186块,用于350m~600m半径的曲线板173块,特殊板56块、补偿板51块。全线于2006年9月1日开始制板,2007年8月18日完成全部轨道板预制。

路基地段(桩板结构地段)由100m定尺长60kg/m无螺孔新轨、Vossloh300型弹性扣件、预制轨道板、砂浆调整层、水硬性材料支承层 (混凝土底座)组成;在桥梁地段还包括连续底座板、滑动层、侧向挡块等部分组成。

轨道结构是铁路线路的基础,是支撑列车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铁路轨道结构分为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两种。与传统的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小,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等特点,尤其适合对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具有很高要求的高速铁路。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速铁路铺设了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的设计、制造、安装要求非常高。轨道板是严格按照设计的几何尺寸、结构和规范的制作工艺,在工厂预制加工的,其精度误差以毫米级计量;每个扣件承轨槽,要根据水平、高程三维坐标,采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打磨加工,精度达到0.1毫米;无砟轨道的铺设需要采用专门施工机械和测量设备,经过粗调、精调等一系列步骤。京津城际铁路共铺设了34535块板式轨道板。通过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实践,我国已完全掌握了无砟轨道的设计建造技术,形成了中国铁路无砟轨道技术标准和规范。

桥梁建造技术

正线桥梁总延长为100.5km,其中跨北京环线、凉水河、杨村、永定新河、新开河5座特大桥累计长99.5km。桥梁梁部以32m预应力混凝土箱型简支箱梁为主导梁型,跨越主要道路采用连续梁,最大跨度128m。

2006年4月初开始全线箱梁的预制工作,2007年8月13日完成全部箱梁的预制工作,共预制梁2745片。

2006年7月15日架设全线第一片预制箱梁, 2007年8月30日完成了全线最后一片箱梁的架设工作。

全线共有现浇简支梁181孔、现浇连续梁40座,简支拱1座,2007年10月完成全部连续梁的施工。

京津城际铁路全线共有桥墩3045个,均采用钻孔桩施工。

京津城际铁路途经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沿线经济发达,道路纵横交错,土地资源极其宝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铁路线路对城市的切割,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选,京津城际铁路广泛采用了桥梁替代传统路基,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87%,每公里桥梁平均节省土地44亩,仅此就节约土地1600余亩。

经过大量技术经济比选,京津城际铁路选用了900吨级重的32米简支整孔箱梁。这种梁,稳定性好,更适合高速列车运行,并且能够实现工厂化制作,有利于控制质量和工期。京津城际铁路的所有桥梁都做了耐久性设计和景观设计,桥梁主体结构使用寿命为100年。

路基沉降控制技术

京津城际铁路路基全长13.14km,其中区间路基6处/8443.33m,车站路基3处/5610.15m。

路基分布于北京、天津市内和亦庄、永乐、武清站,总延长为18.9km。主要类型有软土及松软土地基路堤、浸水路堤、扶壁式挡土墙等。全线路基宽度(含车站)13.0~38.5m,路堤高度在0~10m。正线全部为软土或松软地基路堤,亦庄站、武清车站、预留永乐站路基面两侧均设置扶壁式挡土墙,普济河桥段路基局部为浸水路堤。

全线路基地基处理方式主要有桩网结构和桩板结构两种方式 。

路基及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是铺设无砟轨道及保持轨道平顺性的关键。京津城际铁路对基础的沉降有严格要求,其中路基及桥梁基础工后沉降不超过15毫米,桥梁相邻墩台沉降差不超过5毫米。

京津城际铁路沿线地基为软土、松软土,天津段基岩在1000米以下。这类土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透水性差、强度低的特点,在这类土质上铺设无砟轨道,国内外没有成熟的经验。经过z6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采用封闭部分水井,减少或控制沿线地下水开采;桥梁增加桩长、桩径,采用可调高支座;轨道采取可调扣件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松软土地基地区的路基变形和桥梁沉降,满足软土地基以及区域沉降条件下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精密控制测量技术

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对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传统测量技术的精度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修建、运营的要求。为确保高速铁路的桥梁、轨道、接触网部件等的精确施工和安装,京津城际铁路建立了精密控制测量网。设计时,用于对线路的测量;施工时,用于对桥梁的架设、轨道的定位、路基沉降的监测;运营时,用于对轨道、桥梁及设备的适时监测、养护。精密控制测量网由平面网和高程网组成,其中在天津建有一个深达800多米的水准基点,在测量方法、设备和软件等方面也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新设备。

声屏障技术

与普速列车相比,动车组本身具备噪声低、振动小的优点,加上高速铁路的轨道光滑平顺、桥梁自重大、路基密实度高,高速动车组列车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尽管如此,考虑京津城际铁路与沿线群众生活环境的和谐,

在设计修建京津城际铁路时,对经过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区段设置了一道声屏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和振动对两侧群众生活的影响。同时,铁路部门还对声屏障的外观做了美化设计,采用了从上到下由浅至深渐变的色彩装饰,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对旅客视线的影响,在声屏障高度高于动车组车窗的部分,采用了新型透明的隔声材料,具有抗污、自净、防鸟撞、防眩目、防破碎脱落等功能。

社会意义

京津地区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城市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运营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把京津两地的时空距离缩短到30分钟以内,大大方便了两地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京津城际的开通,在北京和天津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集聚了人气,带旺了财,加快了北京、天津商贸旅游的繁荣发展。

高速便捷的城际铁路加速了两地人员流动,优化了两地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两地人的生活观念及习惯,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的‘同城化’和‘一体化’。

京津城际开通后,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使人员流动有了更大空间,生活在北京、工作在天津,或生活在天津、工作在北京成为可能。通车运营不久,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也实现了“一小时”通达,更大范围扩大了同城化效应。

以城际铁路为骨干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的快速高效交通网,对促进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城效益”也将更加显现。

建好这条铁路客运专线,对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促进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京津城际铁路大量采用国际领先的铁路建设技术,开创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

该线首次大面积采用无砟轨道技术,首次采用500米长钢轨工地焊接施工工艺,跨区间进行长大无缝线路铺设,主要结构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线下结构与无砟轨道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对接。特别是工程采用的无砟轨道技术,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具有线路寿命长、维护周期长、粉尘污染少、噪音低的特点,技术含量、质量要求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运营满二周年。两年来,京津城际累计运送旅客4090万人次,高速、安全、舒适的动车组大大拉近了京津两地的时空距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中国第一条建成、运营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的示范工程,是京沪高速铁路的独立综合试验段,探索构建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宝贵经验,为实现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后,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加速了两地人员流动,促进了区域间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和京沪、京广高铁一同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津城际铁路旅客发送量从2008年的635万人次,逐年递增至2013年的2585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1.17亿人次,平均客座率72%。随着以城际铁路为骨干,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快速高效综合交通网的逐步建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必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更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什么是城际铁路

城际铁路:是指两座重要城市之间开通的高速铁路,速度每小时在300公里左右,中途不停站或很少的停站。如:已经开通的京津、广深、沈大、沪杭、沪宁、成渝、昌九城际铁路和正在施工的京沪铁路,京沪城际铁路开通后,北京到上海只用4小时就可以到达。

城际铁路的介绍

城际铁路的定义,早期没有时速规定,认为城铁是中短距离客运专用铁路,2015年3月1日起实施的《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规定: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及以下的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这种新规定里,京津城铁等城际高速铁路从城铁领域划归到区域铁路领域,城铁属于中级型快速铁路。城际铁路线路长度一般介于50公里-300公里之间;城际铁路车站间距一般为10公里-50公里。12008年8月我国第一条城际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2已建有:成都市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湛茂阳城际铁路、津保城际铁路、柳南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长吉城际铁路、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沈抚城际铁路、青荣城际铁路、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贵开城际铁路、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2015年起实施的《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是中国城际铁路的首部行业参考标准体系。我国城际铁路最大直径盾构隧道——长株潭城际铁路树木岭隧道日前全线顺利贯通。长株潭城际铁路连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核心部分,线路全长96公里。其中,十四局隧道公司承建的树木岭隧道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穿越整个长沙主城区。隧道全长12.86公里,左右双线设计。隧道设计时速高达160公里,被称为“地铁中的高铁、高铁中的地铁”。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英汉对照、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