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谅模式(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体谅模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简述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
- 2、如何评价麦克费尔“体谅”课程模式
- 3、什么叫体谅模式
- 4、体谅模式中最为倡导的德育方式是
- 5、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体谅模式
- 6、体谅模式和价值澄清模式的区别
简述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
道德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首创的。该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它的理论假设是在对学生的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的提出的,它的教材也是取自对学生的调查。
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一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扩展资料
理论假设
1、帮助学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2、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d.教育即学会关心。
体谅模式的理论特征有:
1、坚持性善论;
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
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谅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体谅模式

如何评价麦克费尔“体谅”课程模式
麦克费尔体谅课程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体谅或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此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它的理论假设是在对学生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教材也取自对学生的调查。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什么叫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者迈克菲尔等人创建的一种侧重于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该模式,通过一套包含着大量社会情景问题的教材生命线丛书,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道德学习。
体谅模式中最为倡导的德育方式是
体谅模式中最为提倡的德育方式是道德情感的培养。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这种基本核心是所有的人自然具有的,而且“根据经验可以证实,人的相似之处是深刻的,人的不同之处是表面的”。
德育方法
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称。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活动方法。其制约因素有德育的任务、德育的内容、德育对象的特点等。
历史上关于人的品德形成和德育过程的思想理论不同,主张采取的方法也不同。苏格拉底视道德观念为天生,认为德育的任务是将它“接生”出来。任何方法的使用只可帮助人固有的思想品德的发展,不能由外而内地进行铸造,因此主张用谈话方法引出天生观念。
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体谅模式
彼得·麦克费尔。体谅模式(又叫学会关心)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一直风靡于英国和北美各地。
体谅模式和价值澄清模式的区别
价值澄清是把塑造人的价值放在中心地位,而体谅模式是把的道德情感放在中心地位。价值澄清模式是德育模式的一种,目的在于塑造人的价值观
。
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迈克菲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价值澄清模式是德育模式的一种,目的在于塑造人的价值观。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临选择。选择时人们都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但人们常常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就已做出了选择。
关于体谅模式和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