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估价入库(估价入库属于什么科目)

2025-07-01 09:46:2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估价入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估价入库属于什么科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冲回估价入库用哪些原始凭证

冲回估价入库用入库单作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凭证编号、填制和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业务内容、业务数量和金额、填制单位、填制人、经办人或验收人的签字盖章。原始凭证的种类很多,如发货票、收货单、领料单、银行结算凭证、各种报销单据等。

原始凭证按来源不同,可分为自制和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是由本单位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经济业务时填制的凭证,自制凭证按其反映业务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暂估入库和估价入库一样吗

暂估入账指的是企业购买商品,商品已经验收入库,但是企业还没有收到发票,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暂估入库只出现在已经验收入库的商品,但是月末没有收到发票的情况下。暂估入库的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入账款。成本是不可以暂估的,需要根据实际发生数入账。暂估入库 存货的暂估入库核算 一、什么是暂估入库核算?为什么会出现暂估入库核算? 按照相应会计政策和制度规定,企业在作外风购入库核算时,必须基于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材料货款已经结算,要有外购发票、外购入库单等相关单据票据。 而暂估入库是指那些材料的实物已到公司,可其发票没有取得,财务这边没法进行正常外购入库核算处理时,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简单一点说,这是由于会计分期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企业是持续经营的,其业务都是随着时间的自然顺序而发生,货到票到、货到票未到、票到货未到,在企业购销业务中,一般都算正常。 但会计核算是有期间的,且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在月底,即便是对于货物已收到、但尚未正式取得供应商发票的(有时连价款都不能完全确认),但为了尽可能真实地体现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必须对这种业务也要进行核算,先进行暂估,待收相应的发票后予以冲销,会计业务上把这种作业方式称为“暂估入库核算”。二、暂估处理方式有哪几种? 在手工会计下分月初回冲、票到回冲和票到补差三种方式。 月初回冲是指在月底时进行一次性暂估、次月初又对于暂估材料一次性冲回的方式,且不管有没有拿到发票。《企业会计制度》是这样样规定的。在手工会计下,核算多在月底、所以多是采取汇总制证的方式,既暂估一张凭证、冲销一张凭证。现在在计算机软件业务之下,暂估经具体到相应的明细业务单据,如果取得发票的周期比较长,跨期超过两个月及两个月以上,采用月初回冲的方式会产生一大堆垃圾单据,且计算机会计核算可以做到适时,所以,不建议再采用月初回冲的方式。 票到回冲是指在收到发票之后,先冲销原来的存货估账、尔后待发票结算之后再以蓝字存货入账的核算方式。 单到补差是指即便拿到发票后,也不冲回原暂估金额,而是根据实际发票金额与原有暂估材料金额之差进行入账,存货金额多冲少补。 具体金蝶K3软件中的设置来说,存货核算,金蝶把与暂估相关的核算参为设置为两个: 一是“暂估差异的生成方式”,有单到回冲和单到补差两个。 二是“暂估冲回凭证的生成方式”,有单到回冲和月初一次冲回两个。 上述参数的设置表明,金蝶在外购入库单的暂估处理上,关于单据冲回已经取消了月初回冲的方式,但有保留了会计凭证月初一次冲回,使之更符合计算机业务下的存货核算处理。 这一点,与用友的方式不同,用友仍在单据冲回上保留了月初回冲、票到回冲和票到补差三种方式,然后再通过凭证生成进行总账核算。三、企业存货核算实务不以发票为标志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应当说超出会计学的讨论。个人而言,希望国家应当还是有一个好的纳税环境、大家税负公平,当然,这是理想。 实务中,有的企业的会计核算,有人会说,外购入库核算不以发票为标志,根本不会取得发票、不用发票或取得少量发票只是来说什么做税账那一套。 个人观点是,业务最终,不管是否真的取得税务发票,企业购销双方都会进行结算,对账单也好、月结单也好,你就把他们视作结算发票就好了。四、暂估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以及出入库成本调整 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对存货暂估入帐会计核算的探讨》, 这里,我不再弄斧。应当说,大凡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会计业务审计,对暂估核算的审核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存货的暂估,对于存货核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核算结果,不仅影响以各期的利润结果是否真实,更会影响到企业各期的资产权益是否真实。 关于成本调整,举个例子: 期初A材料无库存。 2007年5月1日外购A材料1000PCS,未取得发票,暂估500元/PCS 2007年5月20日生产领用1000PCS,生产的产品当月已全部销售。 2007年6月8日取得发票,实际金额为1000PCS*800元/PCS=800000元。 在2007年6月在做完暂估冲回、外购入库核算之后,我们不能忘的是,还要做存货出库成本差异的调整。 显然,即便是我们做完存货出库成本差异的调整,2007年5月、6月的会计利润,与真实的业务仍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暂估业务造成的。 实务中,利用存货进行会计舞弊的企业比比皆是,他们当然也不放过暂估这一手段。五、暂估核算与外购入库核算的会计分录,假定是单到冲回冲:(一)、暂估核算1、暂估入库(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材料采购(暂估)月底,确认暂估金额(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采购 贷:应付账款--暂估2、次月收到发票,先冲回(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采购(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红字) 次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材料采购(结算)3、次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采购发票) 借:材料采购 税金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当然,实务中,对于暂估,有的企业可能不会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而是直接挂应付账款-暂估科目,那么分录应为1、暂估入库(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2、次月收到发票,先冲回(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红字) 次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材料采购(结算)3、次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采购发票) 借:材料采购 税金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二)、当月,非暂估外购入库核算1、外购入库及暂估入库(基于非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材料采购(结算)2、当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采购发票) 借:材料采购 税金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什么是估价入库

暂估入库 存货的暂估入库核算 一、什么是暂估入库核算?为什么会出现暂估入库核算? 按照相应会计政策和制度规定,企业在作外风购入库核算时,必须基于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材料货款已经结算,要有外购发票、外购入库单等相关单据票据。 而暂估入库是指那些材料的实物已到公司,可其发票没有取得,财务这边没法进行正常外购入库核算处理时,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简单一点说,这是由于会计分期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企业是持续经营的,其业务都是随着时间的自然顺序而发生,货到票到、货到票未到、票到货未到,在企业购销业务中,一般都算正常。 但会计核算是有期间的,且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在月底,即便是对于货物已收到、但尚未正式取得供应商发票的(有时连价款都不能完全确认),但为了尽可能真实地体现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必须对这种业务也要进行核算,先进行暂估,待收相应的发票后予以冲销,会计业务上把这种作业方式称为“暂估入库核算”。二、暂估处理方式有哪几种? 在手工会计下分月初回冲、票到回冲和票到补差三种方式。 月初回冲是指在月底时进行一次性暂估、次月初又对于暂估材料一次性冲回的方式,且不管有没有拿到发票。《企业会计制度》是这样样规定的。在手工会计下,核算多在月底、所以多是采取汇总制证的方式,既暂估一张凭证、冲销一张凭证。现在在计算机软件业务之下,暂估经具体到相应的明细业务单据,如果取得发票的周期比较长,跨期超过两个月及两个月以上,采用月初回冲的方式会产生一大堆垃圾单据,且计算机会计核算可以做到适时,所以,不建议再采用月初回冲的方式。 票到回冲是指在收到发票之后,先冲销原来的存货估账、尔后待发票结算之后再以蓝字存货入账的核算方式。 单到补差是指即便拿到发票后,也不冲回原暂估金额,而是根据实际发票金额与原有暂估材料金额之差进行入账,存货金额多冲少补。 具体金蝶K3软件中的设置来说,存货核算,金蝶把与暂估相关的核算参为设置为两个: 一是“暂估差异的生成方式”,有单到回冲和单到补差两个。 二是“暂估冲回凭证的生成方式”,有单到回冲和月初一次冲回两个。 上述参数的设置表明,金蝶在外购入库单的暂估处理上,关于单据冲回已经取消了月初回冲的方式,但有保留了会计凭证月初一次冲回,使之更符合计算机业务下的存货核算处理。 这一点,与用友的方式不同,用友仍在单据冲回上保留了月初回冲、票到回冲和票到补差三种方式,然后再通过凭证生成进行总账核算。三、企业存货核算实务不以发票为标志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应当说超出会计学的讨论。个人而言,希望国家应当还是有一个好的纳税环境、大家税负公平,当然,这是理想。 实务中,有的企业的会计核算,有人会说,外购入库核算不以发票为标志,根本不会取得发票、不用发票或取得少量发票只是来说什么做税账那一套。 个人观点是,业务最终,不管是否真的取得税务发票,企业购销双方都会进行结算,对账单也好、月结单也好,你就把他们视作结算发票就好了。四、暂估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以及出入库成本调整 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对存货暂估入帐会计核算的探讨》, 这里,我不再弄斧。应当说,大凡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会计业务审计,对暂估核算的审核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存货的暂估,对于存货核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核算结果,不仅影响以各期的利润结果是否真实,更会影响到企业各期的资产权益是否真实。 关于成本调整,举个例子: 期初A材料无库存。 2007年5月1日外购A材料1000PCS,未取得发票,暂估500元/PCS 2007年5月20日生产领用1000PCS,生产的产品当月已全部销售。 2007年6月8日取得发票,实际金额为1000PCS*800元/PCS=800000元。 在2007年6月在做完暂估冲回、外购入库核算之后,我们不能忘的是,还要做存货出库成本差异的调整。 显然,即便是我们做完存货出库成本差异的调整,2007年5月、6月的会计利润,与真实的业务仍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暂估业务造成的。 实务中,利用存货进行会计舞弊的企业比比皆是,他们当然也不放过暂估这一手段。五、暂估核算与外购入库核算的会计分录,假定是单到冲回冲:(一)、暂估核算1、暂估入库(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材料采购(暂估)月底,确认暂估金额(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采购 贷:应付账款--暂估2、次月收到发票,先冲回(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采购(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红字) 次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材料采购(结算)3、次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采购发票) 借:材料采购 税金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当然,实务中,对于暂估,有的企业可能不会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而是直接挂应付账款-暂估科目,那么分录应为1、暂估入库(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2、次月收到发票,先冲回(基于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红字) 次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材料采购(结算)3、次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采购发票) 借:材料采购 税金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二)、当月,非暂估外购入库核算1、外购入库及暂估入库(基于非暂估外购入库单) 借:材料 贷:材料采购(结算)2、当月收到发票,结算入账(基于已结算的采购发票) 借:材料采购 税金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货到票未到,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暂估业务简单的可理解为货到票未到的业务。

1、如果由于价格没有最终确定,货款还没有支付,应当根据暂估价格进行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XX供应商)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2、如果支付了部分,应当这样进行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或者现金

应付账款

3、支付了全部货款,应当这样进行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或者现金。

扩展资料

暂估回冲

按照规定,暂估入库要在次月月初红字冲回,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当月发票还是没有收到,月初冲回月末再次暂估,会无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发票时再冲回。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或者银行存款、现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暂估

估价入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估价入库属于什么科目、估价入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