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法(新个税法实施后哪些人能受益?)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新个税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个税法实施后哪些人能受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个税法实施后,为什么要退税?
在新税法实施后,个税以年为单位综合计算综合所得。
因此,每个月工资薪金不能再孤立地计算,而是要联系当年已发生月份的收入和纳税额进行计算。由于税务部门为了保障纳税人的隐私信息,不会将原来单位的工资情况告诉给新单位,所以每个单位都是按照各自发的工资数额履行扣缴申报义务。
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原单位在累计预扣法下累计的各个项目,新公司就不适用了,累计预扣将重新计算,当纳税人的工资达到一定程度时,个税又从低税率3%开始计算,就会出现“欠税”的情况。一般来说,你的工资越高,原单位适用税率越高时,换工作的影响越大,欠的个税就会越多。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更换工作时容易出现就业空档期,这样就会造成纳税人不能足额享受税收优惠。根据新个税法的规定,无论一年取得多少个月的收入,中间工作是否连续,年末汇算时基本减除费和专项附加扣除费均按12个月计算,这里就会产生一部分的退税。
2021年个人所得税最新标准
1.个税起征点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
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一、个税计算方法
1.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
2.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
张三在2018年10月份税前工资12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
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
应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元)=12000-1100-5000=5900元。
找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5900×10%-210=380元。
二、个税税率表
(1)综合所得适用税率表
1.综合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45%
2.居民每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经营所得税率表
1.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5%-35%
2.经营所得包括: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生产经营所得
新个税法下,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过去的个人所得税是以月为单位计税,并且工薪族每月工资与扣除项不变的情况下,所扣缴的个税是一样的。但在新税法下,即使每月工资一样,扣缴的个税也可能会不一样。 因为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工资采用“累计预扣法”按年计税,每个月工资不再孤立地计算,而是要累计起来计算。
法律分析
累计预扣法具体计算公式: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比如:先把本年收入加起来,减去六万,再减去各项医疗保险子女教育赡养老人费用,用这个金额乘以对应的税率即为本年度应缴纳税款。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新个税政策解析
1、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3、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税有哪些新的变化
2020个税有哪些新的变化
我们知道个人所得税是每个人都是比较关心的问题,这个关系到人们的利益所在,今年对于个人所得税方面也是有相应的调整,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出2020个税有哪些新的变化,希望大家喜欢!
一、2020新税法关于个人所得税
1、免征额的变化:
2019年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这意味着月工资在5000元及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2、居民个人的预扣预缴方法:
《公告》明确了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采取基本平移现行规定的做法预扣预缴;非居民个人则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并扣缴个人所得税。同时,因综合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额与居民个人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公告》同时明确居民个人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之间的差额,年度终了后可通过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税款多退少补。
3、非居民个人的扣缴方法:
《公告》明确,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个人所得税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3、比例税率。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
关于新个税法和新个税法实施后哪些人能受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