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团(嘀嗒团朱敏)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嘀嗒团,以及嘀嗒团朱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嘀嗒出行只剩焦虑
作者|于斐
来源|AI蓝媒汇(lanmeih001)
顶着“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名号,嘀嗒出行要赴港IPO了。
市场引用较多的数据,便是2019年嘀嗒出行顺风车市场份额居于第一。可以说,这是嘀嗒出行招股书最大的亮点之一。不过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的是,这是2019年的数据。
以至于亦有业内人士称,拿着去年的数据来赚吆喝,就这?
嘀嗒出行在2019年国内顺风车市场中占据达66.5%的市场份额,着实是最大的顺风车平台。但是,如大家所知,在2019年,滴滴、高德等平台远还没有完全恢复顺风车业务。
此前,在顺风车安全监管陷入舆论风波时,滴滴们下线了顺风车业务。在滴滴们的“掩护”下,嘀嗒出行是少有的一直默默发展顺风车业务的公司,可谓是捡了个“大便宜”。
在缺乏强大竞争对手下,如招股书显示,过去几年嘀嗒出行的营收与利润实现了高速增长。
然而,在滴滴、高德回归顺风车市场的当前,嘀嗒出行想继续卫冕顺风车行业第一名,似乎难度变大了。
默默赚钱
在滴滴们缺位的这几年,嘀嗒出行默默赚着大钱。
财报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嘀嗒出行收益分别为4890万元、1.176亿元及5.806亿元;其中2019年营收同比增幅达到394%,2017年至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4%。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1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66%。
按经调整利润净额计算,嘀嗒出行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
2019年及截至2020年上半年,嘀嗒的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1.724亿元、1.508亿元;同期经调整纯利率分别为29.7%及48.6%。
而嘀嗒能实现盈利也主要是依靠顺风车业务。
目前,嘀嗒收入组成中,顺风车收入占绝大比例,2019年顺风车收入占比达到91.9%,2020上半年占比达到87.8%。可以说,是顺风车支撑起了嘀嗒整体的营收及盈利。
嘀嗒从2014年开始切入出行领域,滴滴、快的此时激战正酣,网约车赛道拥挤,一定程度上出于避开竞争的考虑,嘀嗒选择主攻顺风车。在2018年滴滴因两起安全事故下架顺风车业务之后,嘀嗒进一步在顺风车市场与对手拉开差距。
根据招股书,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是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
顺风车模式下,平台不承担拥车费用,且不必要向车主、乘客提供大额补贴,这是嘀嗒出行能先一步实现盈利的基础。随着业务的成熟,2019年嘀嗒顺风车业务毛利率高达83.1%。
竞对强大
当前,滴滴重启了顺风车,同时将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并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这两项动作都对嘀嗒出行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嘀嗒出行能否破局,就需要比拼真功夫了。在招股书中,嘀嗒出现也表示,“我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并可能因竞争对手而失去市场份额,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具体来说,滴滴们拥有更雄厚的财务、技术、营销、研发及更高的知名度或更庞大的用户群。滴滴们可能投入更多资源开发、推广及销售产品,并借助更大的规模优势提供更低的价格,这可能对嘀嗒出行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要知道,滴滴、高德等一众出行平台在2019年几乎缺位顺风车市场。高德于2019年6月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滴滴于2019年11月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
拥有更大规模的滴滴们再入局,顺风车领域再迎洗牌。对于嘀嗒出行,当前所要面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能否卫冕?
轻资产型的顺风车业务着实可以让出行平台轻松赚到钱,但是其天然的监管风险是制约出行平台发展最大的风险。
就在日前,据中新经纬报道,在嘀嗒平台上安装“外挂”抢预约单、加钱买卖预约单在出租车司机圈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这暴露出平台监管的不力,必将存在用户消费权益难以保障的隐患。
顺风车业务的监管是个“技术活”,也是一条无止境的道路。不断加强监管与流程优化,最好给出最有独创的行业解决方案,创造出真正的差异化竞争能力,或许是嘀嗒出行想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法宝。
不得不说,嘀嗒出行过去取得的成绩,少不了自己的好运气,少不了行业内对安全与合规方面的共同努力。嘀嗒出行想要彻底从出行市场中冲出来,就不可能永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要直面行业挑战。
当然,创始人团队能够带领嘀嗒出行取得如今的市场,收获不断增长的业绩,着实经历了太多的历练。早在2010年时,五名创始人就出来单干了嘀嗒团,最终没做成。2014年转型做出行市场,才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迄今为止,这五位创始人(宋中杰、李金龙、朱敏、段剑波及李跃军)还成立了一家叫做5 brothers Limited的公司,持有嘀嗒34.43%股份。而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抱团之态。创业了十年,也到了创始人团队有所收获的时候了。
但在当前强大竞争对手回归顺风车市场后,嘀嗒出行将面临着巨大考验,创始团队更不能放松。
那么,5 brother还能成为五虎吗?
在嘀嗒拼车平台如何成为认证车主?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经济中的O2O成为了当下流行的一个潮流,嘀嗒拼车及时搭上互联网经济大风,秉着上呈国策,下利社民的精神,将注意力集中在互助型的上下班通勤合乘这一领域,打造了一个互助出行平台,为市民提供一种新的便捷出行方式。
嘀嗒拼车成立于2014年,隶属于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也是成长最快的P2P在线拼车平台。嘀嗒拼车专注于互助出行,通过一趟顺路车只拼乘一人的创新做法,让车主和乘客无论是在沟通上还是使用便捷程度的体验上都大幅度的提高。
那么,要想体验嘀嗒拼车带来的畅快体验,需要哪些操作呢?下面就是一份拼车攻略,对嘀嗒拼车进行详尽的介绍。打开嘀嗒拼车APP,选择上下班,马上预约顺路私家车;之后设置家、工作地、出发时间、即刻下单;车主抢单后,15分钟内完成支付,行程预定成功,还有免费赠送的20万拼车保险;上车后,点击“确认搭乘”,车费自动转账给车主;搭乘完成后,及时提交15字以上的内容评价,会赠送一张拼车优惠券。嘀嗒拼车约车操作简单,但是要提高约车成功率还是需要拼车秘笈的。首先,要成功拼车的第一步就是要约车成功,添加感谢费能提高拼车成功率,最好能提前一小时以上预约,让车主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约车成功后,出门等车主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可以等车主到了再出门,尽可能避免在室外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APEC蓝不常有。拼车时如果遇到不喜欢的车主,一键拉黑,即可马上屏蔽Ta。
为了保证乘客和车主双方能够互助搭乘更愉快,嘀嗒拼车设有“车主公约”和“乘客公约”,保障双方的利益。“车主公约”明确规定,车主收到顺路合乘请求时,查看详情,明确对方起始地点和时间再应答;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或不能拼送,请及时和乘客协商;车内有同行亲友且不超过1人,需提前征得顺路乘客同意;行程中,大家可以愉快畅聊,但要体谅小部分不善言谈或疲惫乘客的感受;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作为认证车主,需要理解并支持积分管理公约。积分管理公约具体如下:积分总额为12分,违反公约扣减相应分数,分数扣减至0分,则取消认证车主资格15-90天,累计两次扣减至0分,则永久取消认证车主资格。相应的,“乘客公约”也对乘客做出明确要求,上下车主动问候和告别,对车主的顺路接送表示感谢;都是顺路的好邻居,如车内有私人物品请谅解;上下班是每日高峰期,由于堵车等情况导致迟到,请多多谅解;爱护车内设施,不吸烟、不吃零食,保持车内清洁卫生;如多人一起搭车,请提前和车主说明,以保证有足够空座;若车内有车主1名同行亲友,乘客可视情况接受或婉拒;若携带超出车辆行李箱容积物品,车主可以拒载;请在发车前一小时,保持手机畅通,方便与车主与乘客沟通;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侧栏客服选项处吐槽。
嘀嗒拼车整个流程非常简单快捷,预约下单,乘客需要至少提前30分钟预约下单,然后就是等待车主抢单;车主抢单,顺路车主收到乘客预约后,可以抢单;先到先得;车主抢单成功后,乘客会收到车主抢单信息,此时乘客就需要付款了,在15分钟内完成支付,逾期未支付,订单自动取消;车主服务,车主根据订单需求接送乘客;车主收款,乘客点击"确认搭乘"后,车主将在次日12点后收到全额款项;并可以随时提现;双方评价,车主和乘客均可在拼车后评价对方。
通过嘀嗒拼车进行的拼车出行,乘客和车主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以便提高拼车带来的便捷体验。嘀嗒拼车为乘客和车主提供了一定的规则,即守时规则,车主和乘客均需按照订单时间前后十分钟完成搭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电话沟通;文明拼车,双方均需遵守文明规范,共建和谐社会;本平台倡议无烟行车;如果有宠物搭乘,需要提前说明;车主有权拒绝未经申请的宠物搭乘;违反本规则的车主和乘客,平台有权取消注册会员资格,并追究可能导致的损失;真实拼车,拒绝舞弊行为:嘀嗒拼车将采取技术手段监控运营数据,平台有权按照自己的判断标准取消舞弊车主或用户的拼车补贴,对于情节严重者暂停接单2周,甚至取消平台资格。其中作弊订单是指实际未发生拼车行为。亲友间使用本软件拼车,取消订单补贴。所有作弊订单将不予结算,嘀嗒拼车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以上规则能够有效的保障拼车双方的利益,打造高效高品质拼车平台。人性化的嘀嗒拼车对于取消订单及退款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原则上车主和乘客均不能取消订单;距发车时间大于30分钟,乘客如行程有变,可以与车主沟通一致后,自助取消订单。距发车时间小于30分钟,不得取消;车主或乘客如有特殊情况,请致电客服申请协商处理;车主未能按照本规则服务,乘客可以在12小时内致电客服申请退款。
可能有人没有过拼车体验,会认为车主是一个陌生人,对车主情况不了解,会有顾虑,嘀嗒拼车的车主都是经过嘀嗒拼车严格审核的,要成为嘀嗒拼车认证车主,需要满足一下条件:拥有自有的车辆,车况良好;拥有有效的车辆证明;持有有效驾照,驾龄超过1年;3年内无酒后驾驶、危险驾驶、吊销驾照记录。关于费用问题,是很多乘客和车主关心的问题,嘀嗒拼车对费用问题也做出了明确而合理的说明,拼车费用计算,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按照合乘所发生的油费,车辆损耗,人力成本等进行合理分摊如下:(一)接送费+1元/公里,其中北京、上海10元接送费,广州、深圳8元接送费,其他城市5元接送费(特别说明:嘀嗒拼车服务区域—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深圳市);拼车费用总价不超过99元。(二)乘客可以选择增加感谢费。(三)如果发生过路过桥费用,由乘客另行支付。(四)平台前期,为了帮助订单达成,可能会对需要绕路接送乘客的车主提供服务补贴,无需乘客负担。
作为嘀嗒拼车的认证车主,通过拼车得到一定的油费的同时,也要履行一对一服务,车主每次仅服务一个拼车订单,不得中途接送他人;点对点接送,车主需要按照乘客设定的上下车地点和时间准时接送乘客;停靠点选择,车主按照乘客指定停靠点拼车;请乘客尽量设置方便车主停靠的地点;车主可以拒绝停靠交通规则禁止的地点;车辆规范,车主需要驾驶经过认证的车辆,并保持车内整洁干净,无杂物;载客人数,车主需要至少保持至少3个空座,供乘客乘坐;不得超载;行李放置,车主需要保持车辆可以放置至少一个标准行李箱;乘客如有超大行李,需要提前说明;文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
嘀嗒拼车,为帮助城市交通,促进绿色出行,研发本平台,推出本规则,对车主和乘客双方均不收取任何费用;为拼车双方提供实时客服电话,秉承公平合理的原则,协调处理合乘中的纠纷和意见;为拼车服务提供支付中介服务,确保拼车双方可以顺畅便捷地分摊拼车费用;由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保险公司提供的拼车保险保障,为乘客和车主双方护航全程。
嘀嗒拼车通过共享互助思维,利用互联网科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拼车行业搭乘难的问题,从用户体验出发,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一种便捷时尚出行方式。
知识拓展:
嘀嗒拼车CEO—宋中杰
宋中杰先生历任中国惠普副总裁、中国惠普营 销和服务部总经理、普元科技COO、谷歌中国大中国区销售总监、嘀嗒团创始人兼总裁、嘀嗒拼车创始人兼总裁。宋中杰先生于2006年加入谷歌中国,是谷歌中国本地唯一的总监级商务高管,一手打造了谷歌代理商渠道,成绩斐然,被业界誉为"谷歌渠道之父"。 宋中杰先生于2010年7月创建限时团购网站"嘀嗒团",近4年的时间里,积累的丰富的O2O市场经验2014年3月份宋中杰先生带领4位创业伙伴共同创建了基于共享经济的嘀嗒拼车,打造中国本地特色的共享出行网络。
嘀嗒出行的蓝海战略概述
[之前使用嘀嗒app后写的一篇文章,如有错误还请见谅,欢迎讨论与指教,谢谢!]
近期中国的出行市场大动作不间断,网约车群雄并起,滴滴却一再发生意外事件,却给了其他竞争者一个绝佳的机会进入被滴滴独占已久的出行市场,却也证明一家独占的市场不正常,会激不起业内优化与社会责任的承担;嘀嗒出行从拼车切入市场,终于有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于2014年10月从嘀嗒团转型进入出行市场,2017年9月份接入了出租车的业务,2018年初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迄今嘀嗒出行作为出行第二大平台,专注于出租车与顺风车业务,在研讨会中CEO宋中杰也清楚表示嘀嗒出行在未来绝对不会接入快车、专车平台,整体的走向是在延续“让出行变得愉悦和有趣”的核心宗旨下,助力传统巡游出租车行业的复兴走向更便利的网约化用车平台。
于2018年4月24日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上,嘀嗒出行CEO宋中杰表示,嘀嗒出行的商业模式不同于其他网约车平台,嘀嗒出行是移动出行交易的撮合平台,而其他平台为移动出行的出租车公司。以下从嘀嗒出行业务、真正的共享经济和扬招出租车逐渐退去三个方向讲述。
1. 专注于出租车与顺风车业务
嘀嗒出行并没有自己运营的车队也没有自己的司机,是透过与当地出租车公司合作或是个体出租车司机的注册接入;该前提下我们可以安心的是这些司机都具有专业的驾驶资格(驾照、行驶证与出租车从业资格证等),提供乘客一个相较传统扬招更便利的打出租车渠道。嘀嗒出行表示,顺风车加上出租车已经能解决市场上95%的用车需求了,而且这两者业务在某程度上是可以说为互补关系,顺风车为预先知道的行程,而出租车为即时性的需求补给。
2. 实现真正的出行共享经济
嘀嗒出行CEO宋中杰表示,他们主要经营两个业务模块是,一个是将原本传统的巡游租车接入网约平台,将现有的出租车资源发会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顺风车不同于其他平台的网约车,嘀嗒出行对于顺风车有接单数量上限制并且价格上优惠许多,不会造成有司机专营造成路上更加拥塞。希望能做到司乘两方是真正的顺路而达成的共享经济。
3. 扬招出租车的方式逐渐退去
移动出行平台的快速发展,让司乘两方的的供需都得以更加满足,然而路边扬招这个传统的方式逐渐就只剩下老一辈使用,长远看来在移动装置上叫车只会是越来越多,在十二届中国资年会上嘀嗒出行CEO宋中杰也曾表示,未来超70%的用户都会利用手机叫车,而不到30%的用户才会扬招,这样的数据我看来在一线城市只会更加极端,所以需要一个合适且安心的平台是司乘两方都期盼的,相信嘀嗒出行未来也会更深化自己在出租车行业的实力,让出租车重新成为大众出行时的选择之一。
于2018年8月24日嘀嗒出行正式宣布推出专为出租车公司所开发的运营管理SaaS平台“凤凰出租车云平台”上线了,它能更实时地掌握司机的出车状态。对于出租车公司原先老旧的管理系统有程度上的大幅提升,并解决以下陈年弊病。
1. 无法及时获取司机的接单数据
对于老旧的出租车管理系统,通常都是采取被动式的数据搜集,并且运用人工的事后数据处理,这低效率又无法全面性获取司机端接单完整数据的方法,在现今数据集随手就是上万笔的资料来看,人工的数据整理完全比不上数据可视化管理软件的强大性能。
看见出租车公司每日都必须管理万级的交易订单,嘀嗒出行的凤凰云平台出发点就是解决这根本性的问题,促使管理阶层更主动地去关心司机端的数据,接单数量、司机收入、单号详情甚至是能清楚看出线上线下的用车比率,并不单只是看见计价器的单一数据。目前数据可视化的功能可以透过嘀嗒出行完全免费反馈给各公司,从而促使出租车公司提升管理效率并把控每位司机的出车状况,协助复兴出租车的心意在此能完全体现出来了。
2. 没有量化标准去界定服务品质
在传统巡游出租车与乘客扬招时代,“便利性”该因素在乘客端对于出租车行印象业占了大部分的比例,服务品质相对司机收入就自然不成正比,也导致出够为人诟病的服务品质低落;但互联网的进步促使网约化平台迅速的增长,出行用车的选择方式更多元,针对用车高、中、低度用户的大数据分析,给于不同优惠与动态价格,并引进司乘的互评制度促进改善出行的服务品质,使得出租车行业一度成为夕阳产业。
嘀嗒出行套用相同概念于出租车司机身上,于2018年10月推出新版的“橙星司机5+1服务标准”置换掉上一代的分数制改而使用百分比,能降低司机在细微分数上高低所造成不必要的争执,并且有效降低理解成本;其中评分的5+1标准分别为:坐套干净、车内无异物、车内无异味、驾驶平稳、沟通有礼貌5个服务维度与接单履约率1个考评。透过这套标准,出租车公司能了解司机的工作表现,对于未来的业绩考核作为重要指标,最为重要的是能使司机主动地提升服务品质,并且减少司机取消订单的不好观感;这样潜移默化中的改善,亦祈盼乘客能再次重回更有制度体系的出租车市场。
3. 用户投诉无法形成有效联动机制
以前关于乘客投诉通常只能向当地交管部门或是主管单位,进而审批后再通知该司机的归属出租车公司,最后再经过几天行政流程才真正进入与乘客直接的沟通与事后弥补,这时间都拉长几周甚至是过程中被疏忽而未处理;没有及时反馈的机制,加上乘客反映无法有效到达出租车公司管理层,相对司机也就日渐觉得只需要尽到最基本的“接送乘客”义务即可,其他根本就无所谓。这也是导致出租车行业在互联网打车平台兴起后,快速的被遗弃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就延伸出用户投诉及时反馈,与出租车管理公司和司机两方协同办公的重要性。透过嘀嗒出行用车的乘客于下车做出司机评价后,公司端即可及时的在系统中收到用户的反馈,不再被动的等待交管部门的延迟通知。而增加管理效率的协同办公,公司能透过平台对单一司机或是群体发出公告,而司机能从嘀嗒出行司机端第一时间接收到公司所发出的公告,而且还能将司机分组进行管理,方便规模大的出租车公司更有系统的下放管理权限,解决庞杂无序的老旧管理。
据嘀嗒出行指出,他们未来会继续加强该平台的功能并且竭力推出出租车主管单位版本,希望借着的平台能够更全面性的符合不同企业的需求。或许让出租车公司能够完全将办公无痛移转他们的数据至嘀嗒出行凤凰云平台才是真正的成功,站在出租车公司端的思考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不再沦为司机们中利用完他们就撒手不管的“纯盈利企业”。
下篇文章介绍预告
我会就嘀嗒出行于2018年7月份推出的第一个商用出租打车“嘀嗒企业版”、10月份哈罗出行打车入口合作与即将上线的郊区电子围栏进行阐述,希望透过内容探讨可以让您更了解从团购转战出行市场,嘀嗒团浴火重生的嘀嗒出行,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的第二大用车平台。
嘀嗒出行异军突起,可以看出他的用心经营方式;就近期亲自打车体验后觉得整体感受还是挺好的,跟以往的出租车形象是有大幅的提升,但当然还是有可挑剃之处,这些就期待嘀嗒出行能在未来积极地去改善,并且真正的实现他们想要复兴出租车行业的心愿。
出行市场显然在这几年成了各大企业瓜分的大饼,美团、携程、高德就连顺丰也要进来搬运网约车的市场了,谁也不知道下一家进入出行行业的是谁,又是哪家大企业撑腰的,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找出自己在行业内的利基点。
(本文图片皆来自嘀嗒出行官网与其关联网站,如有不妥请直接联系,谢谢)
彧人 2018.10.26
嘀嗒出行的老板是谁 创始人和CEO皆为宋中杰
说起嘀嗒出行相信大家都是不会陌生的,其实关于嘀嗒出行大家比较好奇的是嘀嗒出行的老板,其实关于嘀嗒出行的创始人和CEO都是同一人,一起了解一下吧。
嘀嗒拼车创始人及CEO是宋中杰。4月24日,嘀嗒出行CEO宋中杰在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上发表演讲时透露,已邀请蔚来资本、蔚来汽车董事长和CEO李斌出任嘀嗒出行的董事长。
宋中杰表示,“他(李斌)也答应了。有李斌的加盟,我相信在嘀嗒出行的长期战略制定方面,在整个大出行生态的建立、协同和整合方面,都会给带来长足的进步和优势。”
宋中杰表示,嘀嗒出行的商业模式和其他网约车不同,是一个移动出行交易的撮合平台。作为合法合规的平台,顺风车加出租车的产品组合和服务,覆盖了95%市场用户的需求,很好地满足了通勤和及时性需求。
资料显示,互联网出行领域,李斌创办的易车曾领投过嘀嗒出行B轮融资;蔚来资本则曾参与领投首汽约车的B+轮融资,并计划与首汽共同发起目标规模50亿元的出行专项基金;此外李斌还曾是摩拜单车早期投资人。
2010年7月份,宋中杰等5个来自谷歌、百度等中外互联网大公司的人,创建了嘀嗒团。他们比第一批主流团购玩家晚了半年。
团购的胜利者王兴曾经有一个观点,一个行业最终的胜者不一定是创业最早的那一个,但一定是最早的那一批主流里的一个,再晚就丧失了时机。
嘀嗒团是主流团购里拿钱最少的一个,算上过桥贷款只拿到了900万美元。他们善于算账,所以活得足够久。但也是因为过于爱算账,丧失了快速扩张的机会。
2014年中,嘀嗒团转型嘀嗒拼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比团购更大的出行市场。但同时,他们面对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手,滴滴。他们再次要在巨头之下博生机。
宋中杰说,能做到现在,很大一部分是受益于嘀嗒团的经验,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走弯路,发展的速度就会慢。走直路,自然就快一些。
可能没有人注意过,嘀嗒拼车的下载量已经有7000万,其实是中国的第二大出行公司。
宋中杰资料介绍:
宋中杰先生历任中国惠普副总裁、中国惠普营销和服务部总经理、普元科技COO、谷歌中国大中国区销售总监、嘀嗒团创始人兼总裁、嘀嗒拼车创始人兼总裁。
宋中杰先生于2006年加入谷歌中国,是谷歌中国本地唯一的总监级商务高管,一手打造了谷歌代理商渠道,成绩斐然,被业界誉为"谷歌渠道之父"。
宋中杰先生于2010年7月创建限时团购网站"嘀嗒团",近4年的时间里,积累的丰富的O2O市场经验2014年3月份宋中杰先生带领4位创业伙伴共同创建了基于共享经济的嘀嗒拼车,打造中国本地特色的共享出行网络。
嘀嗒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嘀嗒团朱敏、嘀嗒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