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怎么分(农历的一年四季怎么分)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一年四季怎么分,以及农历的一年四季怎么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一年四季怎么划分月份?
- 2、一年四季到底是怎么分的
- 3、正确的一年四季怎么分
- 4、一年四季如何分的?
一年四季怎么划分月份?
按照月份分季度,一年分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1月20日为春分,即进入春季。 6月21日为夏至,即进入夏季。 9月23日为秋分,即进入秋季。 12月21日为冬至,既进入冬季。 以上的日期均以新历为标准。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扩展资料
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确定季节交替,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现划分季节通常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国南方地区(低纬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充足,季节转换时降雨量、风暴、光照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中纬地区),少雨、少风暴,季节转换时变化明显的是气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
一年四季到底是怎么分的
分类: 娱乐休闲 收藏
解析:
mdv/res/senieo/teach/pulsory/d1/zl/d1zl_258
四季的划分
四季的划分,我国与西方有所不同。我国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季节的天文特征: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具体地说,它以二十四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为四仲(见四季的划分)。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这样的四季,具有明显的天文意义,但与实际的气候情况不符。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开始,而在气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点,可是在气候上,它们并非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进行天文、气象和物候观测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科学成就。它的划分兼具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的特点。它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合称八节),表达的是天文季节;而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等气,则明显地表示气候和农事季节。其中的大暑和大寒,分别表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季节。大暑是夏至后第二气,即夏至后一个月,大体与传统的“三伏”中的中伏相当;大寒是冬至后第二气,即冬至后一个月,同传统的“三九”相近。故民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区别明显,结合紧密。
西方的四季划分,较多地侧重于气候方面。它把二分二至看作四季的起点。这样的四季比我国的天文四季各推迟一个半月。例如,从立春至春分的一个半月,在我国属春季的前半部分,而在西方却是冬季的后半部分。
无论是我国的四季,还是西方的四季,都是按二分二至划分的,它们都有确切的天文含义。两种划分方法本身都是天文上的,因而都不可能全面地考虑气候的特点。按天文上的定义,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个季节;同一季节,在不同纬度都有同样的始终。而在气候上,春夏秋冬四季,不一定是长短相等的;同一季节,在不同纬度也会有不同的始终。
要使春夏秋冬四季反映地面上的气候条件,必须采用气候本身的标准来划分四季。气候学上通常以侯平均湿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但是,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
--------------------------------------------------------------------------------------------------
pep/200503/ca641055
四季的划分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
hyncjd/kp/printpage?ArticleID=152
四季的划分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
春、夏、秋、冬称为四季。四季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划分:
一、天文学上:以春分(3月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1日前后)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
二、中国古籍上:多用立春(2月4日前后)、立夏(6月5日前后)、立秋(8月8日前后)与立冬(11月8日前后)作为四季的开始。
三、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7月份为最热月,故以阳历3月、4月、5月份为春季,6月、7月、8月份为夏季,9月、10月、11月份为秋季,12月、1月、2月份为冬季。这种四季的分法,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我市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此分法适用性差。
四、候温法:1934年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另一种分季方法。他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即:候平均气温≤10℃ 冬季;10~22℃ 春季;≥22℃ 夏季;22~10℃ 秋季,这种分季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和农业,故运用得较多。 如按上述方法,我市无明显的“冬季”。
四季划分指标:
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
候平均气温大于22℃为夏季
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
候平均气温达到10℃,与桃花初开、杨柳抽青的日期大致相符;
候平均气温达到22℃,蝉鸣悦耳,是入夏的标志;
候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作为夏去秋来的日期,是与燕子南归、秋天景象相吻合。
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冬夏各约四个月,春秋各约两个月,四季开始日期各地有差异。
--------------------------------------------------------------------------------------------------
baidu/s?ie=gb2312bs=%C5%DD%CE%C2%C8%AA%B5%C4%D7%A2%D2%E2%CA%C2%CF%EEsr=z=wd=%CB%C4%BC%BE%B5%C4%BB%AE%B7%D6ct=0cl=3f=8
正确的一年四季怎么分
正确的一年四季划分标准: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气象划分法: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节气划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春夏秋冬各季节的特点如下:
1、春天:天气会变得越来越暖,万物生长复苏,这个季节是多雨的季节。
2、夏天:天气特别热,树木长势最好的季节,有阵阵蝉声入耳。
3、秋天:秋高气爽,树叶变黄了,随着深秋的到来,叶子全部落下。
4、冬天:白天将会变短,夜晚就会变长,这个季节以降雪为主,很少降雨。
一年四季如何分的?
一年四季在北半球,春季为3、4、5月份,夏季为6、7、8月份,秋季为9、10、11月份,冬季为12、1、2月份。这是按照气温划分的。
按照月份来划分,春季为1、2、3月份,夏季为4、5、6月份,秋季为7、8、9月份,冬季为10、11、12月份。
扩展资料: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变化规律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
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带逐渐缩小;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极夜带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季
关于一年四季怎么分和农历的一年四季怎么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