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民工(什么是农民工保证金)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农民工是什么意思?
农民工是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6个月及以上的,常住地在城市,户籍地在乡村的劳动力,是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们很早进入社会,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基本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不像父辈那般依恋乡村。
他们努力想变得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但受到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种种因素制约,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没有归属感。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扩展资料
农民工的产生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后得三次“民工潮”催生了第一、第二代农民工人群。中国的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从1978年开始大约经过四五年时间,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
紧接着就出现了第一次卖粮难的问题,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有7000万公顷土地转产经济作物,这种调整刺激了农村加工业的发展,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第一次“民工潮”出现了。
乡镇企业共接纳一亿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第一次“民工潮”以乡镇企业为就业的目的地,体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生代农民工
什么是农民工
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农民工一词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1983年提出,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农民工的定义是什么?
农民工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
农民工是我国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到处留下他们的足迹。座座高楼,他们一砖一砖建起来;条条马路,他们一下一下清扫出来;一所所宾馆饭店、一个个加工车间,都洒下他们的汗水。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他们已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农民工,毫无疑问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收入偏低,还常常被拖欠;他们从事着许多又脏、又危险的工作,却往往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力量,但生活居住、子女上学却不能和城市职工一样享受城市的便利。
农民工和农民以及工人的区别:
1、户籍上不同:
1)农民是本地农村户口,本地土生土长的人。
2)农民工是外地农村户口,离开家乡在别的城镇工作。
2)工人是本地城市户口,是本地人或已经落户的外地人。
2、工作性质不同。
1)农民在农村从事农业种植、牲畜养殖等属于第一产业的劳动。
2)农民工在工厂或企业里工作,通常没有正式编制,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等属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
3)工人在工厂或企业里工作,通常有正式编制,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等属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
农民工指的是什么,是农村的劳动力才叫农民工吗?
农民工最初指的是那些放下锄头,拿起了行李出去打工的农民,现在的意义好像更宽泛了一点,只要是离家在外打工的,都可以被称呼为农民工。不过也有专家说了,以后农民工的称呼可能要消失,改为新产业工人,听起来高大上多了,不知道农民工兄弟是否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