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高出道德(法律高于道德的论据)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在处理法律问题时为什么法律优先于道德
法律应该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的涵盖面大于法律。法律比较生硬滞后,道德更加贴近现实。道德是对法律的补充。在何为罪,何为非罪,何为公正,何为不义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上,法律必须借助道德判断。
解析:因为,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供参考。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在当今这个高度依法治国的社会,在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当优先适用。
就算是法律处处标榜的公正一词,归根结底也是一个道德规范,其内容也不可能由理性推理获知,而只能是社会基本道德律的体现。
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法律主观: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为: 产生的条件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是最高层次的法律,道德层次高的人不需要法律来约束,他们自身的道德水平就是最大的约束,所以提升全民道德素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法律协调社会的底线,要求人的行为的最低标准,道德是较高标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所以,说法律是最低道德,很明显是不对的,法律是有准绳的,而道德可以低到无下限。
个人认为,只要 法律,无论其再怎么规定也不可能达到道德的高度。所以我只认同法律是最低程度的道德。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不违反法律的行为,却不见得符合道德标准。
应该说是没有谁高谁低,因为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本来就要充分考虑到道德因素。但如果出现了一个案件和道德和法律都有冲突的情况下,肯定是以法律为准绳去评判的。
为什么法律凌驾于道德之上?
道德是法律的底线,法治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制约人的行为。一个遵守法律的人不一定会去遵守道德,毕竟两者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局限性。因此不存在哪一个更重要的学说。两者存在的意义不同。
法律是凌驾于道德之上的 道德和法律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沟通系统,他们之间无法沟通,只存在结构上的耦合。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系统高于另外一个系统的问题。
任何一种法律,如果想获得公众普遍而自愿的认同,就必须遵循和体现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律,就不能无视绝大多数民众的道德共识。否则,这样的法律只能是少数精英自身利益的体现,谈不上理性,更谈不上公正。
另一类是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较高要求的道德,是应当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为法律,也是法律所调整的内容。功能互补,道德在调整范围上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