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年终奖缴税(年终奖缴税优惠2021年后 延期)

2025-08-06 19:01:2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年终奖需要交多少税

年终奖需要交多少税

先看下面一张税率表

年终奖缴纳个税有三种方式

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35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例如:张三的年终奖金为24000元,当月工资为5000元。以24000除以12,其商数2000对应的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年终奖金应缴纳税额为:24000*10%-105=2295元。

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税额=(5000-3500)*10%-105=45元,

张三当月共计应缴纳个税=2295+45=2340元。

2、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35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35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 “应缴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例如:张三年终奖金为10000元,当月工资为3000元(10000+3000)-3500=9500,以9500除以12,其商数791.66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年终奖金应缴纳税额为:9500*3%=258元。

当月工资所得由于低于35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再缴纳个税。张三当月共计应缴纳个税285元

3、年终奖金和双薪在同一个月内发放,将所发的双薪与年终奖金合并除以12个月,找出对应税率,(双薪+年终奖)/12*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张三的年终奖金和双薪在同一个月内发放,年终奖金为10000元,年终发放双薪为3000元,当月工资为3000元,则(10000+3000+3000)-3500=12500,除以12,商数1041.66,对应的适应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年终奖金应缴纳税额为:12500*3%=375元,当月工资所得由于低于35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再缴纳个税,张三当月共计应缴纳个税375元

再看一个例子,以员工当月工资收入超过3500元免征额的情况为例:

年终奖18000元,折算成每月1500元,使用税率3%,

那么应该缴纳个税18000*3%=540元。

实际得到年终奖金=18000-540=17460元。

若是年终奖多发了一元会怎么样呢?

年终奖18001元,折算到每月就会超过了1500,应该按照10%的税率计算,那么应该缴纳18001*10%-105=1695.1元,

实际得到的年终奖=18001-1695.1=16305.9元。

与之前的相对比,少了17946-16305.9=1640.1元。

很明显,多发了1元年终奖,到手反而少了1640.1元。

注意事项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年终奖的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其余情况 下都要以个人所得计税。此时不仅没有免税额度,税率也会大大提高,反而不如一次发放所得的奖金多

如果帮助到您,请投上一票、点赞或者留下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年终奖扣税多少

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50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50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年终奖怎么算个税

一、年终奖怎么算个税

1、年终奖计算个税的方法如下:

(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50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50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有哪些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奖励;

2、财政部发的债券和经国务院批准发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津贴、资深院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