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阻碍采访法律(阻碍采访法律案例)

2025-10-20 15:13:4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记者去采访的时候不经过本人同意可以采访吗?原因和有关的法律有...

1、未经当事人同意,记者不能随便拍摄。当事人要求记者删掉可能出现在即的镜头的要求,从个人道德方面来说是合理的。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原因阐述。工作方面看,拍摄仅仅是为自己的报道服务,因此拍摄的余地可大可小。

2、因此,个人认为,记者没有经过当事人允许,擅自宣传当事人信息,是违法行为,属于侵害公民隐私权;因为电视台是有广告营业收入,所以也侵害了肖像权等权利。

3、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其肖像。 [编辑本段]肖像权侵权认定标准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4、有权还是没权,这个很难定义。新闻法规定记者有采访的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隐私权,新闻和隐私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内的记者可以未经他人同意而拍摄录像,并且公开发表。

5、记者行为不违法,记者没有主动出示记者证的义务 如果记者的报道失实,侵犯了你朋友的人各利益等合法权益,可以起诉 3。建议先联系记者本人,如果协商不成向该记者所在报社投诉。

6、主流媒体记者采访时必须要得到上司的传达和同意,才可以采访的,是有组织安排的。

有权利不接受记者采访吗

法律分析:有权利拒绝接受记者采访和拍摄,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其肖像。但是记者也有权利反映拒绝,并且用于新闻报道,只要所涉及到的事关公众利益。

公民是有不接受媒体或记者采访或摄像的权利,但是这个也是记者的工作,如果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是可以拒绝采访的。如果是社会上还原真相的新闻事件,那就无法干预记者的工作。

有。有权利拒绝接受记者采访和拍摄,但是记者也有权利反映你的拒绝,并且用于新闻报道,只要所涉及到的事关公众利益。

记者去采访被无故扣押,这是什么处理方式?

该名记者人员去到唐山进行采访的时候,记者明明已经向警方人员出示了自己的记者工作证。

记者采访,需要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宣传部门同意,才可以采访。未经允许在警戒线内采访已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四项规定,应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这时候,老板娘先是打电话给她的老公,希望老公来救场。再就是用难听的语言辱骂记者,最后,把记者锁在店里面,控制记者的行动自由。在老板娘恢复理智之后,也知道这样做是很幼稚的,也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海关扣押物品一般有以下处理方式:收缴:如果被扣押的物品违反了海关相关规定,海关可以选择对其进行收缴,即将其变为国家所有。罚款:海关可以对违反规定的物品进行罚款,罚款数额一般是被扣物品的市场价值的X%。

无论记者,还是普通人,都不能打,讲法之地打人,尤其突破底线。按一般人理解,记者自带防护光环,然而在这家公司门前,光环顿时失灵,有摄像机在场,更加反衬其蛮霸。实在是置法律于不顾,胡作非为,应该受到严格惩处。

一般是犯罪嫌疑人或案犯在法院判决前不宜安排对其本人进行采访的,但作为一个新闻事实可以报道。如果完成了刑事侦察程序了,进入起诉或审判程序后,确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进行采访了,这样的报道事例并不鲜见。

法律是否对规定了新闻记者的采访权

因此,记者在行使采访权的时候,应意识到被采访的对象并没有法定义务必须接受采访,尤其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被采访对象有权提出各种理由拒绝接受采访。

关于记者的采访权,在我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采访权与个人的人身权利的冲突,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权利,都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和如何向社会公开显示自己的行为和形象,包括自主决定是否被拍摄、录音,并向社会公开。

没有。记者没有强制采访权,因为公民享有隐私权。强行采访触犯了个人隐私,即使接受采访,被采访人也有选择不公开或者公开采访的权利、是否隐藏其姓名、声音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