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假(晚婚晚育假取消的法律规定)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晚婚晚育产假规定2022年的规定是什么?
- 2、晚婚晚育假期是多少天
- 3、国家法定婚假是多少天?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
- 4、我国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多少,晚婚晚育产假有哪些规定呢?
- 5、国家规定晚婚有几天假
- 6、晚婚晚育产假规定2022
晚婚晚育产假规定2022年的规定是什么?
一、晚婚晚育 产假 规定 晚婚晚育产假和一般情况下产假没有差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 》第六十二条规定, 女职工 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妇女享有国家规定的产假。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所在单位应当在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一定的哺乳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产假待遇 第一,保胎假, 工资 按照 病假 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 法规 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第三,产假,生育津贴 在实行 生育保险 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 产假包括:98天 30天(晚育) 15天(难产) 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 产假期间工资 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 社保 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 产假工资 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晚婚晚育假期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
晚婚晚育假天数是由地方计生条例规定的,各地的时间并不统一。国家法定婚假为3天,产假为98天,各地方因政策差异可能高于国家规定,但不得低于国家的规定。我国目前已经取消晚婚晚育假,及其独生子女奖励政策,制定了延长生育假、配偶陪产假奖励等具体的政策措施。具体的政策措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来做出具体规定。因此,现在不存在晚婚晚育假期的说法。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夫妇,可享受3天婚假,即便是晚婚也只有3天婚假。只要符合政策内生育的,不论早晚生育,都可享受当地最新规定的产假及陪产假待遇。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五条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3天产假。
国家法定婚假是多少天?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
晚婚晚育假多少天,全国各地规范不一。全国各地晚婚假总日数10-30天。女性达到23岁之上初婚为晚婚,男性达到25岁之上初婚为晚婚;女性晚婚生孕或24岁之上生孕第一个儿女的为晚育。中国公民晚婚晚育的,本地市人民政府应提供适度照料。国家行政机关、社团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推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3天)外,提升婚假18天;推行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3个月)外,提升产假3个月,提供其另一半护理假1个月;婚假、产假、扩理假期间视作出勤率。
在享有之上要求假期间的薪水照发,薪资福利不会改变,不影响考勤管理、考评和晋升、晋升、涨薪。农户晚婚的,免去夫妻双方一年的义务工;晚育的,免去孕妇1年乡村义务工。晚婚晚育是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在2014年全新颁布的产假要求中,针对晚婚晚育产假进行了什么规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现阶段,我们国家并没颁布针对晚婚晚育的产假要求。可是在全国各地的一般产假要求含有尤其明确提出一条要求是对于晚婚晚育的。
晚婚晚育的产假规定了给与晚育的女性附加的假日,对产假期内的工资待遇、工资发放方法等也进行了相应的要求。晚婚晚育人员必须好好地了解一下。一般选择顺产孕妇的产假是98天,我国针对晚婚有附加15天的婚假,那样针对晚育,2014年新施行的产假要求中是不是也是有绩效工资的要求呢?晚婚晚育的产假到底是多少天呢?
晚婚晚育的产假是在一般孕妇的98天前提下,附加提升30天的假日。因此晚婚晚育者最少具有128天假日,给予男性7天的看护产假。可是,晚育产假要在98天产假后持续采用。此外,假如有特殊情况、比如孕妇难产等,能够适度再增加15天假日。不论是休婚假、丧假或是产假,大家在申请办理假期的时,安排好自已的工作中,写好审批单,那样在假期的过程中就可以不用在管工作上的事儿。并且现在的产假增加了,针对在职人员的产妇而言,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能有多一点的时间陪伴自已的小宝宝。
我国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多少,晚婚晚育产假有哪些规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法定的结婚年龄男性是22周岁,女性是20周岁。男性25以上,女性23以上结婚就是晚婚了。
02
已婚女子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晚育了,这就与男性年龄没关系了,只有女性第一胎是在24周岁以上,就算是晚育,但一定要男女双方的第一胎。
03
晚婚晚育是可以享受国家鼓励政策的,但也是有前提的,男女双方都须是第一次生育,一旦其中有一方以前有过孩子就不属于晚育了哦!
04
晚婚晚育关于产假的规定:
晚育可以给男方陪产假假期7天。并且在晚婚晚育的婚假、陪产假、产假期间,工作方面要按出勤对待,工资也要照发,并且不影响工龄的计算以及工作上面的升职。
在法定婚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法定婚龄是婚姻法规定的最低的结婚年龄的界限,并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界限。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婚龄三年以上结婚的是晚婚,即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即是晚婚。现行规定是根据中国的婚姻习惯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要求确定的。
法定婚龄以上三年结婚的是晚婚,即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23周岁即是晚婚。
晚婚的定义: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依法登记结婚的为晚婚,但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或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晚婚假天数按地方性行政法规规定有所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中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也就是说从2016年1月1日起,晚婚晚育夫妻将不再有晚婚假、晚育假。法律修改后,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也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相关奖励。 [1]
晚婚对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一是缩短妇女的生育期,有利于减少生育量;二是拉长两代人的间隔,相对减少同一时点生存的人口数目。
晚婚是实行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晚婚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青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晚婚既可以使青年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工作和劳动,为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基础,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又可以使青年懂得更多的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有利于下一代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了晚婚晚育都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婚假、生育假,延长的奖励婚假和奖励生育假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奖励婚假和奖励生育假,指公民因晚婚晚育而享受的特别奖励休假,休假期间,工资、奖金一般照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生育条例和办法中都有对晚婚晚育者进行奖励优待的具体规定。国家规定的基本婚假一般为3天,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在此之外都又规定了晚婚奖励假,时间有长有短。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女职工享受不少于98天的法定产假。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此基础上又对晚育的妇女规定了晚育假,即在法定产假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延长产假的奖励,各省奖励的时间差距较大。
“第三十六条 职工实行晚婚的,增加婚假十日;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十五日。城镇其他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7月25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
杭州的一份关于青年交友婚恋调查报告显示,现代年轻人的结婚年龄之所以比上一辈结婚的年龄要晚,主要是因为寿命增长,经济基础要求过高,离婚率上升这三大原因。
这一次的调查包括约3000名单身男女,调查显示,年轻人理想的结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5至30岁及30至35岁这两个年龄段,而家长们则普遍希望子女的结婚年龄在25-30岁之间。
根据调查还了解到,“如果到了结婚的年龄,还找不到适合的另一半,那么是否选择凑合?”百分之四十的人选择不会,百分之三十八的人选择可能会,只有百分之六的人选择应该会。
据分析,更多年轻人乐于接受晚婚,尤其在女性身上体现得更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代人的生命周期拉长,晚婚令人容易接受;现代人对婚姻经济基础的要求更高,迫使年轻人推迟自己的结婚年龄;离婚率上升,未婚青年对未来婚姻的信心有所下降,在选择上更为谨慎等。
国家规定晚婚有几天假
根据最新的规定,晚婚假已经取消,无论是否晚婚,结婚的男女双方,可享受3天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3、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晚婚晚育产假规定2022
一、国家规定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
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晚婚晚育假的规定,各个地区也相继取消了晚婚晚育相关规定,国家对产假具体的规定见下文: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二、各地区产假多少天
1、广东产假多少天
广东新计生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80天,合计178天。
2、安徽产假多少天
安徽新计生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以下奖励:
(一)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
(二)男方享受十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二十天。
职工在前款规定的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合计158天。
3、北京产假多少天
北京新计生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30天,合计128天。但经有关单位同意,可以再增加1--3个月的假期。那么北京产假是128天到7个月。
4、上海产假多少天
上海新计生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三十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30天,合计128天。
5、四川产假多少天
四川新计生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 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合计15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