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四个关口)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中平原在哪?
- 2、关中平原面积
- 3、中国地形介绍四大平原关中平原,你怎么看?
- 4、关中平原名词解释
- 5、关中平原,中国的哪些地方称为关中平原
- 6、关中平原的解释
关中平原在哪?
1、关中平原指的是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也称渭河平原。关中平原位于关中盆地的中部、晋陕盆地带的南部,其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秦巴山脉。
2、关中指位于陕西省中部,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我国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关中平原。关中平原也叫渭河平原,古称关中。
3、关中指的是关中平原,今陕西西安附近一带地区 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称关中平原(Guanzhong Plain)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等)之间。
4、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达秦岭,面积约34000多平方公里,由于黄河最大支流渭水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所以又称渭河平原。
5、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又称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西起宝鸡市,东至潼关,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东西长300千米,西狭东宽。面积约23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00米左右。
6、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平原面积
关中平原历史上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由断层陷落地带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一起构成渭河盆地,居晋陕盆地带的南部。
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35万平方公里)、最小的平原为关中平原(约4万平方公里),经济最为富庶的为长江中下游平原(16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平原为华北平原(31万平方公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达秦岭,面积约34000多平方公里。由于黄河最大支流渭水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所以又称渭河平原。
总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中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中间),古时候称“陕西关中”。渭河从二座高山的交角处,猛然一跃,便冲破山的包围着,进入了大平原了。
中国地形介绍四大平原关中平原,你怎么看?
中国四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
面积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最小的平原为关中平原,经济最为富庶的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最多的平原为华北平原。
中国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
东北平原称松辽平原关东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地跨黑、吉、辽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
关中平原名词解释
1、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因位于陕原以西,故名“陕西”。陕西境内山塬起伏,河川纵横,地形复杂。其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以北山和秦岭为界,全省可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三大地貌区。
2、地理方位 北山山系从东向西依次分别由桥山山脉、黄龙山脉、子午岭山脉、陇山山脉组成,是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渭河平原的分界岭,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南部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
3、西边的关中平原,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兴起的地方,称宗周。东面的河洛地带,以东都王城为中心,是保卫宗周和镇抚东方的重镇,称成周。
4、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5、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汉景帝时分左﹑右内史。武帝时又分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郡的政区,合称三辅。 复姓。周内史叔兴的后代,以官为氏。
关中平原,中国的哪些地方称为关中平原
1、关中平原指的是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也称渭河平原。关中平原位于关中盆地的中部、晋陕盆地带的南部,其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秦巴山脉。
2、关中平原地处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和秦岭山脉之间,这一片地域十分辽阔,因此还被称为“天府之国”。
3、历时千余年。如今,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近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
4、所以“关中”就只是指今天陕西省特别是“关中平原”一带。 关外(一)秦、汉、唐定都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 (二)明清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
5、隶属陕西省,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与武功县大庄镇以漆水河为界,南与周至县哑柏镇隔渭河相望,西与扶风县绛帐镇接壤,北依湋河与武功县武功镇、扶风县杏林镇相邻,是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关中平原的解释
1、关中平原的解释 又称“渭河平原”。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西起宝鸡,东到 潼关 。原为地堑,经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400米 左右 。土地 肥沃 , 灌溉 发达,是 中国 重要 农业区,有“八百里 秦川 ”之称。
2、关中平原指的是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也称渭河平原。关中平原位于关中盆地的中部、晋陕盆地带的南部,其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秦巴山脉。
3、关中平原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